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竺黄的功效有哪些
2023-07-18 05:19:26 责编:小OO
文档


一、中药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中风不语,热病神昏谵语,小儿急惊抽风,烦躁不安,因痰热引起的咳喘等症。

1、多用于小儿热性抽搐惊痫(甚至角弓反张),神志不清,并有咳嗽气促痰稠者,用天竺黄清热豁痰、镇静止痫,常配贝母、胆南星、花粉、僵蚕、钩藤、菖蒲等加强清化热痰和镇痉开窍的作用,并随证配伍清热药,方如竺黄汤。

2、成人热病神昏,也可用竺黄协助清热。

3、用于中风痰厥(脑血管意外),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拳紧握、鼾睡、呼吸不爽、痰出困难,用天竺黄豁痰,并配菖蒲、丹参、三七等,方如消痰治风方。

用量:4.5~9g。

处方举例:竺黄汤:天竺黄6g、僵蚕3g、菖蒲2.4g、法夏4.5g、胆南星2.4g、天花粉9g、川贝母4.5g、钩藤9g、知母6g,水煎服。

消痰治风方:天竺黄9g、制南星6g、石菖蒲4.5g、法夏9g、丹参12g、三七末3g(冲)、鸡血藤15g、陈皮6g、茯苓12g、炙甘草3g,水煎服。

二、天竺黄的功效有哪些

天竺黄,为大的竹子,被寄生的竹黄蜂咬伤后,创口流溢出分泌物,液汁贮积于竹腔节间,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这个块状物质地轻而松脆易碎,表面呈乳白或灰白色或者灰蓝色相杂,轻轻一压即成粉末,手感润滑细腻、吸收力特强。

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病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痰热咳喘

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清热豁痰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犀角、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

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安神定惊

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

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三、天竺黄有什么样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1×10\-2g浓度作用更强烈。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表现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处于挛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3.0g/kg,对组胺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静注0.5g/kg该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关。

对心血管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2×10\-1g浓度可显着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在血凝实验中,该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镇痛抗炎作用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10mg/kg)相似;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

其他作用

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四、天竺黄生理特性

1、青皮竹:竿高达9~12m,径3~5cm。竿直立,先端稍下垂,节间长35~60cm,幼时被***并密生向上淡色刺毛;节上簇生分枝,主枝较纤细而长,其余枝较短,最长达2m。竹壁薄,3~5mm,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箨鞘厚革质,坚硬光亮,先端微凸呈不对称的宽弧形,背面常无毛或近基部贴生暗棕色易落柔毛;箨耳小,长椭圆形,高约2mm,近相等,两面被小刚毛,边缘具锯齿且有纤毛。箨舌略呈弧形,中部高约2~3mm,边缘齿裂并被短纤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基部略作心形收缩,背面无毛,腹面粗糙; 出枝较高,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 枚,分枝粗细相同;每小枝上具叶片8~12 枚,叶片披针形,长9~25cm,宽1.0~2.5 cm;笋期5~9月,花期2~9月,授粉后20d左右种实成熟,形似麦粒,很少开花。

2、华思劳竹:秆丛生,尾稍下垂或攀缘状。节间圆筒形,分枝多数,簇生。秆箨脱落性,厚纸质、背面具硅质;箨片宽线形、直立;箨舌极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片无毛,长15~26cm,宽3~4.5cm,明显具横生小脉;叶鞘具条纹,叶耳及鞘口刚毛常缺。假圆锥花序细弱,生于叶枝之顶。小穗纺锤形,含小花1朵;小穗轴脱节第二颖之下和不孕外稃之下,并延伸于孕性小花之后呈刺芒状,其顶端具一残留小花;颖2片,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7~9mm;不孕外稃1片,先端具短锐尖,孕性外稃先端截形或短锐齿;内稃宽,先端钝;鳞被3,不等大;雄蕊6,花丝分离;子房近棒状,花柱细长,顶端分为2羽毛状柱头。花期四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