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2023-07-18 05:25:24 责编:小OO
文档


一、恶性黑色素瘤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尽量避免日晒,使用遮阳屏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那些高危人群,加强对一般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提高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为重要。

(1)肿瘤浸润深度

肿瘤厚度与预后密切相关,Balch等(1982)报道的1442例恶性黑色素瘤疗效分析,其中357例原发灶≤0.75mm者的5年生存率为%,≥4mm者仅25%。

(2)淋巴结转移情况

综合文献l~3个淋巴结有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为41%~58%,4个以上转移者为8%~26%、虽然病灶厚度和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淋巴结转移与否似乎对预后的影响更大。

(3)病灶部位

根据临床分析,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其疗效亦各异,一般认为发生于躯干的预后最差,位于头颈部者次之,位于肢体者较好。

(4)手术方式

根据Morton提出的广泛切除范围的标准,病灶厚度≤0.75mm者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2cm~3cm,厚度>0.75mm而≤4mm时为3cm~4cm,厚度>4mm者距肿瘤边缘5cm作广泛切除,这样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不恰当的局部切除,使局部复发率高达27%~57%,一旦发生局部复发再作非常彻底的广泛切除亦难奏效;对区域淋巴结的处理亦然,一个不符合规格的区域淋巴结清除术,常会促进肿瘤向全身播散。

二、恶性黑色素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饮食适宜:1、宜吃具有抗肿瘤、抗癌作用的食物2、宜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3、宜吃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丝瓜。丝瓜藤味苦性凉,有通筋活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适合癌肿的病人常吃每周2-3次,可常吃,腹泻患者禁忌食用

莴笋。莴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莴苣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可常吃,每周2-3次

芋头。芋头中含有一种粘液蛋白,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对人体的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以用来防治各种肿瘤等疾病芋头适合身体虚弱的病人,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三、饮食禁忌:1、忌吃生冷寒凉的食物2、忌吃油腻性食物3、忌吃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鳗鱼。鳗鱼是发物,不利于肿瘤病人恢复,患慢性病及水产品过敏的人忌食禁忌食用

螃蟹。螃蟹属于发物,富含生物碱,不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慢性病、急性炎症、肿瘤的病人禁忌食用

苦瓜。苦瓜属于凉性瓜果,不适合慢性病人食用少吃凉性瓜果,比如黄瓜、苦瓜等等

三、恶性黑色素瘤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恶性黑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虽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恶性黑素瘤大多发生于成人,巨大性先天性色素痣继发癌变的病例多见于儿童。

典型症状: 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病人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

相关症状: 水肿 色素性皮损 皮肤多痣 皮肤痣 前房色素沉积

为了仔细详查皮肤的病变,良好的光照和手持放大镜必不可少,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①颜色:

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匀,遇皮痣出现颜色改变,应特别提高警惕。

②边缘:

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③表面:

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有渗液或渗血,病灶可高出皮面。

④病灶周围皮肤

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白色,灰色,⑤感觉异常: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发生上述变化时,强烈提示有恶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说皮肤痣一旦出现任何变化均应行切除活检术,以除去恶性黑色素瘤,毫不为过。

四、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对于可疑皮损可采用ABCDE标准进行判断。A(Asymmey)代表不对称,B(Borderirregularity)代表边界不规则,C(Colorvariegation)代表色彩多样化,D(Diameter>6mm)代表直径大于6mm,E(Elevation、evolving)代表皮损隆起、进展。如果皮损符合ABCDE标准高度怀疑恶性黑素瘤,需要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但是有些亚型如结节性黑素瘤的皮损不能用ABCDE标准来判断。

组织病理:黑素细胞异常增生,在表皮内或表皮-真皮界处形成一些细胞巢。这些细胞巢大小不一,并可互相融合。巢内黑素细胞的大小与形状,以及核的形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有丝(包括异常的有丝)较良性色素痣更为常见,肿瘤细胞胞质中有色素颗粒。在侵袭性恶性黑素瘤中,肿瘤细胞向真皮或皮下组织浸润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S100阳性、HMB45阳性及MelanA阳性。

病理分级:

1.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真皮网状层。

Ⅴ级:瘤细胞已穿过真皮网状层,侵犯到皮下脂肪层。

2.垂直厚度分级Breslow(1970)研究了黑瘤垂直厚度与预后的关系,根据目镜测微器测量的黑瘤最厚部分(从颗粒层到黑瘤最深处的厚度),将黑瘤分为5级:

小于0.75皮肤恶性黑色素瘤、0.76~1.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1.51~3.0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01~4.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大于4.50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现厚度越大预后越差。这一显微分级法,以后被广泛采用,并被证实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