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孩子脱水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3-07-18 05:15:28 责编:小OO
文档


一、宝宝脱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对轻度脱水来说,可采用口服补充液体的方式。最好的补液饮料是家庭自制米汤。米汤的制作方法:先煮沸一升的开水,然后倒入一碗米,再煮沸5~10分钟,直至水变为稀糊状。将煮好的米汤倒入容器内,加入一汤匙的糖和盐。待稀糊状液体变凉至室温时,米汤就制作好了。

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也是纠正脱水的好方法之一。对于较大的儿童,也可饮用超市***的含电解质和糖分的饮料。由于这些纠正脱水的液体味道不好,孩子不愿接受。应采用少量多次服用的办法。如果婴儿服用后出现呕吐,就从少量开始,每次10~15毫升,每15~30分钟一次。待婴儿能够耐受后,再加到每次30毫升、60毫升。如果婴儿继续腹泻,就不需限定孩子服用的总量。

补充液体的关键是均匀、慢速。特别是小婴儿患者,有时为了调整饮用液体的速度,可将液体浸到毛巾内,再让婴儿吸吮毛巾。大于1岁的幼儿还可采用吸吮冰棒的方式。

如果经过家庭补液治疗以后的效果不满意,已经发展到了中一重度脱水,或是引起脱水的因素持续存在,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必要时接受静脉输液。静脉补液是将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按比例混合,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和补充量。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静脉输液纠正脱水仍然要遵循均匀慢速的原则。不是1~2小时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一般静脉输液都要采用住院的方式或留院观察的方式。

二、怎样预防脱水的现象

如果宝宝缺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则容易引起脱水,对于这种非病理性脱水,家长只要细心护理就能预防和改善。宝宝欲哭无泪、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此外,4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夏天也可以适当喝水。给宝宝一个凉爽环境也能预防宝宝脱水。

预防脱水的方法:

多喂水

首先要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流质,还应坚持给宝宝喂母乳或配方奶,满4个月的宝宝还可以给他喝一些水,稍大一点的宝宝多喝一些水。

喝荷叶粥

多给宝宝吃清淡的食物,如荷叶粥、绿豆汤、西瓜汁、葡萄糖水,这样可以防止脱水。

外出避开高温时段

宝宝每天早晨和傍晚凉快的时候在外面玩儿,中午特别热的时候,给宝宝开一下空调,温度只要不太低就可以。

多吃新鲜水果

可以给孩子多吃新鲜水果,少喝碳酸饮料,可自制酸梅汤、西瓜汁、绿豆汤给宝宝喝。

绿豆汤里加点糖和盐

宝宝脱水时需要补充的不止是水分,还应该有盐分,所以,给宝宝爱喝的绿豆汤里加点糖和盐,既解暑又补水。

三、脱水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体液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上消化道液丢失以H 为主,容易伴发代谢性碱中毒,下消化道液含碱较多,容易伴发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诊断等渗性脱水的同时,应注意是否伴酸碱平衡失调。

(2)心,肝,肾功能不全有多浆膜腔积液者,反复多次较大量的胸腔,腹腔穿刺抽液,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应注意一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状态并及时治疗。

(3)老年患者由于体液占体重的比例仅45%,同时口渴感觉不如年轻人,而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脱水征象很容易被忽略,故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少尿或无尿,口腔黏膜是否少津或无津,意识状态有无异常,静息状态血压是否偏低,病史中有无体液丢失的状况出现等。

(4)尿量是反映体液量是否充足的一个有力指标,通常尿量<1000ml多意味着细胞外液的减少,但应注意某些特殊情况,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存在渗透性利尿,即使已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尿量有时仍可>1500ml/d,此时尿量不能作为判断有效血容量是否正常的指标。

(5)注意有效血容量和细胞外液不是等同意义的:某些患者细胞组织间液增多,皮下水肿,皮肤发亮,此时细胞外液正常,有效血容量不足却常常存在,致使血压下降。

2.低渗性脱水

(1)诊断低渗性脱水应注意询问病史,因为多数是由于脱水处理不当或利尿剂使用不当造成,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2)低渗性脱水时,由于血清钠低,水分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故血容量不足的表现重于等渗性脱水,同时有脑水肿的表现而病人无口渴感。

四、导致脱水的原因都有哪些

根据重量计算,人体内水分约占60%。正常人通过饮用水分补充体液,通过出汗、流泪。排尿丢失体液,以保持体液的平衡。当体液水平正常时,人体内血流速度稳定,并且有足够的多余水分形成眼泪、唾液、尿液和粪便。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运动后大量出汗可引起失水,或由于高热、多种高代谢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或由于厌食、口腔、食管等疾患不能进食与饮水,或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减压、消化道瘘管,或由于利尿、肾脏病多尿,或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而多尿等均可引起脱水。气促病人亦可引起呼吸道脱水。

导致儿童出现脱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是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引发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导致脱水的另一常见原因是液体摄入过少,例如,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难。有时,配方奶粉与水混合的比例不当——奶粉中所加水量过少,也可引起婴儿出现脱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