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2023-07-18 05:16:04 责编:小OO
文档


一、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力衰竭为心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减低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临床上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由4部分组成:心功能障碍,运动耐力减低,肺体循环充血,以及后期出现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ture)是由于心功能减损,虽然发挥代偿能力后,心输出量仍不能满足静息或活动情况下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因而体内有关部位发生血液瘀积,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按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左右心室发病的先后,可分为左心室衰竭和右心室衰竭;按心力衰竭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分为低心排量和高心排量心力衰竭。后者如严重贫血或动静脉瘘等,即使心脏功能无明显降低,心输出量正常或相应增加,仍不能满足需要,而出现心力衰竭。临床以慢性低心排量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常见。

心功能障碍是构成心力衰竭的必备条件,其他三部分是心功能不全代偿机制的临床表现。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当排血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只有心功能障碍,尚无心衰征象,称心功能代偿期。在此期间,病情进展则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患儿呼吸急促、表浅、咳嗽及口周青紫,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水肿。临床上即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儿科常见急症,应及时抢救。

二、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表现

病因:

1.婴儿期

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有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心内膜垫缺损。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心肌炎、重症肺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年川崎病也为婴幼儿心力衰竭病因之一

2.儿童期

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如病毒性心肌炎、白喉性心肌炎及急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严重贫血、维生素B1缺乏症、克山病。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

心动过速:婴儿心率每分钟160次以上;学龄儿童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是早期出现的代偿现象;烦躁不安经常哭闹;食欲下降;多汗;活动减少;尿少。叩诊心脏扩大;听诊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患儿脉搏无力血压偏低、指、趾端发凉及皮肤发花等。

2.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征、呼吸困难、咳嗽、口周及指、趾端发绀。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及湿性罗音。

3.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

肝脏肿大或进行性增大。年长儿可诉肝区疼痛或压痛。长期肝淤血,可出现轻度黄疸;颈静脉怒张:年长儿此体征明显,而婴幼儿由于颈部短,皮下脂肪多,不易显示。手背静脉充盈饱满,也是体静脉淤血的常见征;年长儿下垂性水肿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婴儿则因容量血管床相对较大故水肿不明显。但每天测体重均有增加,是体液潴留的客观指标。

三、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关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防止躁动,必要时用镇静药、采取半卧位、供给湿化氧,避免便秘及排便用力。婴儿吸吮费力,宜少量多次喂奶。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者,应水和盐入量,大约每天水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0~60ml。

2.病因治疗

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应于适当时机手术根治;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输红细胞纠正严重贫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治疗控制心律失常;心包引流缓解心包填塞;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或心包心肌炎患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治疗

(1)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吸收良好,起始作用快,蓄积少,为儿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首选药物。毛花苷C(西地兰)及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K)仅供静脉注射。口服地高辛后70%~80%从肠道吸收,30~60分钟起作用,2~3小时达峰浓度;静脉注射5~30分钟起作用,1.5~3小时达高峰。服用的剂量和方法严格遵医嘱。

(2)利尿药利尿药减轻肺水肿,降低血容量、回心血量及心室充盈压,减轻心室前负荷。①利尿药选用利尿作用强而迅速,治疗急性心衰、肺水肿及难治性心衰。此类药物包括呋塞米(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依他尼酸(利尿酸)口服,必需加服氯化钾,最好间歇用药。布美他尼口服,每日一次。②噻嗪类利尿药常用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塞,一日三次口服,与氯化钾同服③保钾利尿药此类药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两种药物均为口服,一日二至三次。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①卡托普利口服从小剂量开始,7~10天内逐渐增加至有效量。②依那普利口服从小剂量开始于1~2周内逐渐加量。

(4)扩张血管药适用于小儿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性瓣膜病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和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引起的心衰。①硝普钠释放一氧化氮,松弛血管平滑肌。静脉输入作用强,生效快半衰期短。②哌唑嗪口服吸收好,在肝脏代谢,由胆道排泄。口服1小时开始作用,2~3小时达血浆高峰浓度,作用持续6小时。③肼屈嗪(肼苯达嗪)全日计量法分2~3次口服,小剂量开始依。病情逐渐增加剂量④酚妥拉明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5)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①多巴胺急性心衰伴有心源性休克或低血压及少尿者,②多巴酚丁胺通常用于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短期应急治疗。

(6)改善心肌代谢药①泛癸利酮(辅酶Q10)有增强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代谢,稳定细胞膜和抗氧自由基作用保护心肌。用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分2次服,长期治疗,病人在3个月内显效。②1,6-二磷酸果糖(FDP)有助于修复糖酵解活性增加心肌组织磷酸肌酸ATP含量;可改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从而保护心肌。静脉输入,7~10天为一疗程。

四、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相关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即烹调时每天食盐不超过2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全天副食含钠量应少于1500毫克。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全天主副食含钠量小于70毫克。低钠: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应用含钠的食物,全天主副食含钠量小于500毫克。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量以预防低钠综合症。

2.水的摄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钠的潴留。身体内潴留7克氯化钠的同时,必需潴留1升水,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故在采取低钠饮食时,可不比严格进水量。事实上,摄入液体反而可促进排尿而使皮下水肿减轻。

3.钾的摄入:钾平衡失调时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中最常遇到的为缺钾,主要发生于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枣、番木瓜等。必要时应补钾治疗,或将排钾与保钾利尿剂配合应用,或与含钾量较高的利尿中草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