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脾肾阳虚有哪些症状啊
2023-07-18 19:12:19 责编:小OO
文档


一、脾肾阳虚可以喝酸奶么

第一,由于酸奶当中含有十分丰富的乳酸菌和发酵乳,因此,在人们饮用酸奶之后,可以使我们肠道中的一些菌群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这样的话就可以抵抗有害菌群的入侵,保证身体和肠胃的健康。除此之外,酸奶中含有十分丰富的酶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根据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以降低人们的血压。每天都喝三份左右酸奶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不喝酸奶的人少将近60%左右。除此之外,酸奶还可以改善肠胃的环境,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入侵,保证身体的健康。

第三,酸奶当中含有一种十分有益的牛奶因子,这种牛奶因子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血脂和胆固醇,并且还可以促进人体对于脂肪的吸收,促进肠胃的蠕动,不仅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还具有减肥和瘦身的功效。有便秘困扰的人也可以通过饮用酸奶来解决。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酸奶的一些营养价值和功效。虽然酸奶对于人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摄入酸奶的时候还是要控制好摄入的量,如果摄入过多酸奶的话,反而会使肠胃中的胃酸含量过多,从而影响胃黏膜以及消化酶的分泌和吸收,这样的话就会降低我们的食欲,危害身体的健康。

二、脾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啊

一、先来看看脾肾阳虚的原因。中医脾肾阳虚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本证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以泻痢浮肿,腰腹冷痛,并伴见虚寒之象为审证依据。

二、脾肾阳虚的症状和并发症症状

1 脾肾阳虚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2 面色发白,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久痢不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冷,或面浮身肿,或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鼓,或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 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 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我们对于脾肾阳虚的症状有了一些了解了以后就能够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些信号的时候及时的做相关的护理工作,这些都是普遍的脾肾阳虚的症状。一般脾肾阳虚的人会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也有的人面色发白,四肢无力,有浮肿的情况出现。

三、脾肾阳虚饮食宜忌

宜食食品:

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热和脾阳作用的食品,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

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忌食食物:

性质冷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荞麦、莜麦、豆腐、猪肉、鸭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莱、菠菜、龙眼、香蕉、蜂蜜等先天性心脏病。

阳虚便秘者还需忌食收涩止泻、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莲子、石榴、芡实、乌梅、糯米、河虾等。

阳虚泄泻还需忌食具有润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银耳、海参、海虾、牛奶、兔肉、龙眼、桃子、萝卜等。

老百姓常说,寒从脚下起。因为足底有个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气很容易从脚底直接顺着肾经进来,最先损伤的就是肾阳。

四、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辨治呀

证候表现: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分析:病久渐虚,脾病损肾,则见脾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阴气盛,阳气未复,脾肾阳虚者,胃关不固,隐痛而作,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泄 ”、“鸡鸣泄”;泻后腑气通则安;肾亏则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温煦无力,小便清长,夜间尿频;舌质淡,舌体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治法:健脾温肾止泻。

方药: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或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温肾散寒;附子理中汤温肾健脾,方中附子、补骨脂温补肾阳;理中汤合吴茱萸、肉豆蔻温脾暖中,五味子涩肠;合凑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收涩固肠。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温脾益气;肉桂、肉豆蔻温肾暖脾,散寒止痛止泻;广木香调气;白芍缓急止痛;当归和血;诃子、米壳收涩固肠;全方温脾肾、涩固脱、调气血。常用于下利日久、肠中积滞已去,虚泻滑脱,气血不足者尤宜。

如脾阳虚为主:重用人参、白术、炮姜、石莲子;肾阳虚者,重用附子、肉桂、补骨脂;泻脱不禁,舌苔无滞腻者,加米壳10g,诃子10g,赤石脂15g等;如少腹痛加香附15g,吴萸15g,乌药15g;腹痛加元胡10g,砂仁10g;如久泻不止脱肛,加黄芪30g,升麻10g,以升阳益气固脱;若久泻不愈,脾肾阴虚者,加天冬15g,黄精15g,寸冬15g,填阴之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