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鱼片好不好吃呢
2023-07-18 06:33:07 责编:小OO
文档


一、生鱼片是否好吃呢

说到生鱼片,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是来自日本和韩国,但其实不是。它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吃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它特别的口感也觉得很赞,流连忘返。

但是吃生鱼片是要注意的,如果生鱼片未经特殊处理就被食用,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甚至惹出“***烦”来。

刺身也称为鱼脍、鱼生、生鱼片,指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鱼类菜品,今流行于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刺身在中国古代逐渐式消失,可能是因以淡水鱼为食材的关系。一般淡水鱼寄生虫多于海水鱼。

生鱼片营养成分

生鱼片的营养价值真的很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质地柔软,易咀嚼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它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矿物质。脂肪含量低,却含有不少DHA等的ω-3系列脂肪酸。称得上是营养丰富且容易吸收的好食物。

二、生鱼片的制作

材料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鱼,多数是海鱼。

常见的是金鱼、鲑鱼(三文鱼)、鲷鱼、比目鱼、鲣鱼、多春鱼、鰤鱼、鲹鱼、鲈鱼、鲻鱼,等等;也有鲤鱼、鲫鱼等淡水鱼。在古代,鲤鱼则是刺身的上品。还有一些特殊的海产,如章鱼、鱿鱼、墨鱼、鲸鱼也是常见的材料。

鲸鱼可以片成较厚的鱼片,但章鱼、鱿鱼和墨鱼却不能片成鱼片,而是利用这些鱼自身的体形切成不算太薄的鱼块,当然也可以算成鱼片。除了鱼片,还有整鱼,一些长不大的微型鱼,如果生吃、活吃的话,也就是一种美味的刺身。鱼肉之外,还有生鱼子,也可以成为刺身。至于人食用的生鱼翅,在日本人看来也是一种刺身。但刺身并不限于使用鱼,所用材料的范围很广,有螺蛤类(包括螺肉、牡蛎肉和鲜贝),有虾(一种红色的甜虾)和蟹,有海参和海胆,还有鸡肉(sasami,鸡胸脯嫩肉)等等。

做法

原料:新鲜的加吉鱼、三文鱼、金鱼、北极贝,裙带菜,白萝卜,切成均匀的细丝,调味品:绿芥末、日本酱油

制作:

1.把萝卜丝码在盘子底下,把裙带菜码一些在萝卜丝上。

2.把海鲜切成长约5cm、厚约1cm左右的细条,铺在萝卜丝上。

要点:

1.萝卜丝可用专用工具切出。

2.要想萝卜丝看上去亮一些,可将切好的萝卜丝放在凉水中泡一会儿。

3.海鲜可以上自由市场去买,这样比在超市节省很多钱,而且比较新鲜。

4.所有的用料均不需再放任何作料,吃的时候蘸绿芥末和日本酱油即可。

三、生鱼片的食用指南

***

在做刺身时,如果用不合适的***或不锋利的***,那切割时就会破坏原料的形态和纤维组织,造成脂类溃破,破坏原料本身的特殊风味。 处理刺身的***相当重要,制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专用的刀,可分为处理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刀,还可分为用于去鳞、横剖、纵剖、切骨等用途的刀。另外,做刺身用得比较多的工具还有刺身筷。刺身筷细而长,一端尖细,专门用于将切好排好的片状料摆放于盘中。

切法

食用刺身时,都要顶丝切,即刀与鱼肉的纹理应当呈90°夹角。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也好。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因为这样切筋纹太长,口感也不好。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为度。这里讲的“好吃”有两层含义: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鱼片的厚薄能充分体现原料的最佳味道。一般鱼片厚约0.5厘米,例如三文鱼、鲔鱼、鲥鱼、旗鱼等。这个厚度,吃时既不觉腻,也不会觉得没有料。不过有的鱼得切薄一些,如鲷鱼,因为这种鱼的肉质紧密、硬实,所以要切得薄才好吃。至于章鱼之类只能根据各部位体形切成各不相同的块了。还有的刺身,如牡蛎、螺肉、海胆、寸把长的小鱼儿、鱼子之类,则就无须劳动快刀,可以整个儿地食用。

装盘

盛刺身的器皿必须用浅盘,一般是陶瓷浅盘,形状则五花八门。生鱼片多选用半圆形、船形或扇形等精美餐具作盛器,再以新鲜的番芫荽、紫苏叶、薄荷叶、海草、菊花、黄瓜花、生姜片、细萝卜丝、酸橘等作配饰料。

这些配饰料既可作装饰和点缀,又可起到去腥增鲜、增进食欲的作用。例如,先在盘中铺好紫苏叶或生菜叶,再将切好的三文鱼片以5~7片为一人量,摆在紫苏叶上,旁边用细萝卜丝、番芫荽、黄瓜花等错落有致地进行点缀,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另外,提供刺身菜肴时,原料要求有冰凉的感觉,一般可以先用冰凉净水泡洗,或是先以碎冰打底,面上再铺生鱼片。出于卫生考虑,还要先在碎冰上铺保鲜膜,然后才放生鱼片。

酱料

食刺身时山葵酱要适量,太多只会抢走刺身的原味。由于伴碟里面的菊花、白萝卜丝、紫苏等不只是为了美观,故可用手将菊花瓣撕碎之后放在酱油里,那样可使酱油香一点。部分刺身也需要稍作加热处理,例如蒸煮:大型的海螃蟹就用此法;炭火烘烤:将鲔鱼腹肉经炭火略为烘烤(鱼腹油脂经过烘烤而散发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取出切片而成;

如果是夹着白萝卜丝与刺身同吃,不仅可令口感爽一些,而且还可消除刺身的腥味并帮助消化。因为紫苏具杀菌作用,所以可用来包着刺身吃,像包海胆吃的配搭就很好。吃刺身的同时,最好饮冰镇的日本清酒或冰镇的啤酒;另外,享用刺身时不可抽烟,因为烟味总是会影响到进餐者的嗅觉与味觉。

四、吃生鱼片的注意事项

1.老人、肠胃不好、抵抗力弱者少吃/颜宗海说,如果吃到较为不新鲜的生鱼片,轻则上吐下泻肠胃炎,重则发高烧,抵抗力弱者,还可能引发败血症,老年人更是不能常吃,如果要吃实在须挑选环境卫生较佳的店家。

2.婴幼儿、孕妇少吃深海鱼类/在欧美国家孕妇手册均明写,孕妇不合适吃深海鱼类,像是旗鱼、鲔鱼等等,因食物链累积,重金属量因此较多,恐影响胎儿脑部发育,此外,重金属危害,婴幼儿更是首当其冲。

3.淡水鱼寄生虫风险大,要少吃/淡水鱼因淡水河较多寄生虫,导致淡水鱼生鱼片酿虫虫危机,尤其是鲑鱼,有一部份时间须在淡水产卵,所以寄生虫危害较大,应尽量少吃。

4.渔获产地不明,生鱼片食安大问号/绿色和平组织调查,多数渔获来自哪个海域皆不明,颜宗海说,如果渔获产自非法地区或是海域污染地区,生鱼片食安风险就高,例如,若产自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核污染鱼类就可能遭吃下肚。

医师也提醒,爱吃生鱼片的民众,最好控制在两三礼拜吃一次即可,以免受到生菌、重金属、寄生虫、海水污染源的危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