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触电的时候怎么自救触电为什么会死
2023-07-19 12:26:58 责编:小OO
文档


如今很多家庭配备插座充电器等,一些还孩子对于家电甚是好奇引发触电。那么,触电的时候怎么自救?触电为什么会死?

触电的时候怎么自救

如果一不小心发生了触电,附近又无人救援,此时务必镇静。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钟内,人的意识不会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器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此时,旁边若有救助者赶来,救援的人绝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这样不仅触电者再次充当导体增加了电流的损伤度,而且会使救助者自身的安全也受到电击的威胁。

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此前不能触摸手术者,否则会造成更多的人触电。如果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上,双手戴上厚的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扁担、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受伤者身上的电线,尽快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

对触电者的救援应争分夺秒,除了及时拨打电话报警外,还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若发现心跳呼吸已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除少数确实已证明被电死者外,一般抢救维持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如果抢救者体力不支,可换人操作,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很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在转送医院的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触电为什么会死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

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

通过人体的电流量对电击伤害的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刺痛。②摆脱电流:电流大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强。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心室颤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当时间由数少到数分钟,通过电流达30~50mA时即可引起心室颤动。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

通电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伤害程度就愈大,这是因为:①通电时间愈长,能量积累增加,就更易引起心室颤动。②在心脏搏动周期中,有约0.1秒的特定相位对电流最敏感。因此,通电时间愈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便越大。③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会因皮肤角质层破坏等原因而降低,从而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受电击的伤害程度亦随这增大。

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途径的影响

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比横向通过人体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人截瘫。

电流种类、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相对于220V交流电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是十分危险的。

人体电阻高低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其数值一般不低于500Ω。皮肤电阻随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使人体电阻也在很大范围内有所变化。一般人的平均电阻值是1000~1500Ω。

这主要是电流会迅速扰乱心脏跳动,使维持生命的血液无法有规律地在人体内循环流动,直至中断;同时电流还可如此地快速猛烈,使人猝不及防,若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解电致死就断难避免。

电流多大是安全的

我国行业规定,安全电流为10毫安。

不同大小电流的感觉:

● 8~10毫安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 20~25毫安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 50~80毫安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 90~100毫安 心脏麻痹,停止跳动。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还取决于一个重要因素——时间。瞬时电流穿过虽然也会有影响,但如果一直通着电,后果不堪设想……在大量触电事故中,触电者像被吸在电源上,电流通过的时间长,就很危险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