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武汉过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呢
2023-07-19 12:28:41 责编:小OO
文档


很多人第一次到武汉听到过早这二个字很是惊奇,甚至不解其意。那么,武汉过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呢?

武汉过早是什么意思

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足见武汉美食全国文明。在众多武汉美食中,又数武汉的过早最让人津津乐道。

过早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俗称,这一词眼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汉口竹枝词》中。时至今日,在武汉,没人会说吃早餐,只会说过早。顾名思义,过早大抵是简单方便,用餐时间短暂,匆匆而过的意思。

武汉的过早,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南北早点菜式在武汉集聚,又被聪明而好吃的武汉人发展出更加花式的吃饭。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拉面、打卤面、包子、馒头、花卷各式各样的早点,加上武汉人充满创意的早点搭配,形成了武汉过早独特的魅力。

为什么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呢

武汉人将吃早餐称之为过早,挺有意思,中国人似乎只有遇到特别隆重的事情时才会使用“过”这一字,譬如:过年、过节。不过一顿早餐,在其他城市,尤其是快节奏的深圳、北京等地,通常都是敷衍了事的,有时甚至忽略,而在武汉却变成了一个庄重的存在。

“过早”这一说法来自于清代的一首诗作《汉口竹子枝词》。“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吞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渗元子滚鸡汤。” 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曾经有过记载,“过”有食、咽的意思,如“过饭下酒”,《水浒》中也有“过午”之说,意为吃中饭。所以《汉口竹子枝词》中就有了“三天过早异平常”的说法,而诗词的后两句更是直白地描述了武汉的一些特色早餐。

武汉的任何一份过早从做好到吃完,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这还是在匀速状况下进行。有许多武汉人都习惯边走边吃——这在全国各地,也是一景。至于为什么,说法也各有不同!

有人说:热干面放10分钟就黏在一起拌不开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吃。

也有人说:因为武汉过去是一个港口城市,九省通衢。过去做生意还是码头上讨生活的都知道抓紧时间啊。

还有人说:因为在面馆买了热干面边走边吃,吃完了,刚好到豆皮店,买份豆皮,再边走边吃,吃得差不多,到了豆浆店,买杯豆浆喝,边喝边走,就到了目的地了——

也有人说:小摊哪里没位置坐,而且想吃面窝啊豆皮啊糯米鸡啊等等的,就端着边走边吃了。

这种说法也有:武汉面积太大,不边走边吃会迟到的。比如你住汉口早上要过江上班,还要等公交,还要怕堵车,还要夏天热冬天冷想多睡哈子,不边走边吃会迟到的!

武汉过早吃什么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费言语。武汉人每天早晨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的来一碗热干面。芝麻酱的醇香,面条的劲道,3.5——4元一碗,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绿豆汤,听了头!

武汉的烧卖与北方的烧麦馅料上没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武汉的烧卖很有特色,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还有一绝美调料“黑胡椒”。由于黑胡椒放的多有点辣,但是绝对香、滑。

豆皮:汉口最有名气的豆皮店,在高雄路上开了好多年,生意一直很棒,买份豆皮排队是必须的。服务就是半自助,环境就是老字号的环境,但是这豆皮味道太好了。

牛肉豆皮的牛肉粒洒的很豪爽,除了出锅前洒上的牛肉粒以外,装盘后还会额外的再给一勺卤汁,卤汁咸香,浸润豆皮,牛肉粒Q弹微辣,很棒。

三鲜豆皮洒料以豆腐丁为主,没有猪肉,但是更喜欢油渣加猪肉加笋丁豆干的组合。这款豆皮也是湿湿的,但是三鲜的我更喜欢干干的焦香口感,所以这款不够惊艳。

牛肉面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牛肉面爱好者 ,那就不应该错过这一家 ,如果你很在乎环境和服务 ,那真的就不推荐啦。这是老字号了, 以前在黄石路吃过一次 ,后来那边拆迁, 就搬到了吉庆街这里。

小笼包有特色的牛肉小笼包——因为他家的包子和外面的鲜肉小笼包外形差不多,只是包子包的馅多,个个都是鼓鼓的。肉馅绵软,汁与肉馅融合的非常好,咸淡也合适。包子面皮发的好,松软,包子是淡淡的黄色,不是很白的那种包子。多吃有点腻,感觉这口味特别适合老年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