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火锅不香怎么回事火锅不香怎么办
2023-07-19 12:04:54 责编:小OO
文档


火锅在冬天非常的受欢迎,有时自己也可以在家自制火锅。那么,火锅不香是怎么一回事呢?

火锅不香怎么办

火锅不香具体可细分为两大情况,是调出来的火锅一直就不香,还是烫食火锅的前30分钟味道还很香,后来香味就越来越淡了,即香味做不到持久。

一、火锅一直不香

1、材料本身有质量问题

为降低成本,选择的材料质量差,以次充好,那当然炒不出香的底料。采用高质量的调味原料能很好地实现提高香味,如采用一般的鸡精和采用一些火锅专用鸡精,香味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另外,火锅底料的主材大多是农副产品,季节性非常强,过了季节其质量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如主材辣椒,一定要用伏椒(夏季采摘),而秋椒的质量则差很多;如花椒,四川荗汶产花椒色泽红、麻味足、香味大,基本无苦味,而陕西大红袍花椒的苦味就要重一些,这是两种花椒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

2、香料种类和搭配不合理

香料应多选用芳香类的,少用苦香类的。以及,香料的种类不宜太多。香料的比例要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去搭配,同时注意发挥各种香料的优点,避免香料的缺点,否则,调出来的味道不但不香,反而会发苦。还有,香料总体分量,应根据炒料的多少按比例去增减,否则,调出来的味道不是因香味过浓而闷人,就是香味过于淡。

3、炒之前的香料处理没有到位

炒制香料前要检查对香料的处理是否到位。如香料要打成粗粉,这样才有利于出香。草果、豆蔻、砂仁等果实类香料,得破碎后,香气才能逸出;肉桂、高良姜等皮类、块茎类香料,非要磨碎后效果才佳。如果之前那样炒,可能就不怎么香了。还有,对于草果、香果等香料,还要先除去籽,否则味道肯定会发苦。另外,已经打成粗粉的香料,还要先用高度白酒浸泡湿润,这也有利于出香。

4、炒香料油温火候时间没控制好

炒香料时还要注意控制油温、火候和时间,否则炒的时间不足就不香了,还有炒糊了也会不香。在香料下锅炒制时,油温宜低(以三成热为佳),改小火,加热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是要避免把香料炒煳。

二、火锅30分钟后不香(香味不持久)

1、炒料时下香料的时机和方式不对

在炒料时下香料的时机和方式是否正确。香料一般要分为两次下油锅里进行炒制。

第一次是在把糍粑辣椒和豆瓣炒香出色后,放入部分香料(粗粉)炒出香味,利用火锅油的余温继续浸泡使其出香;

第二次是在火锅油过滤出来后,再把剩余的香料粗粉放入底料里边,加热炒香即可。

一般来说,第一次放的香料量要占香料总量的2/3,这里先放的香料可作为“头香”,而后面添加的香料,则是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陆续释放香味,以弥补烫食过程中所散失的香味。香料炒制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香味散失的就越多。正确的方法应是在底料炒制结束前放香料,均匀翻搅后灭火即可起锅待用。

2、配制锅底时火锅油与汤汁比例不合理

配制锅底时,通常情况下,每300克底料可加2000~2500毫升的火锅油。当然,这个比例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变通。火锅油在火锅系统内的地位相当重要,甚至可以决定火锅味道的好坏。在一锅调好的火锅里,汤汁与油脂的比例一般要达到五五开,而一些口味上乘的火锅,汤和油的比例甚至已经是三七开。如果我们在调制火锅时减油增汤,那么出来的就不是火锅味道了,而是冒菜、麻辣烫的味道。

3、配制锅底时火锅底料比例不合理

火锅香很大一部分靠油、麻辣咸等味靠底料。火锅主要靠油脂里边的各种鲜香麻辣物质在呈味和提香,当涮烫原料在高浓度的油汤浑浊液里进行时,烫熟的原料表面被带有各种鲜香味的油脂(特别是牛油)紧紧地粘附住,这样便成就了火锅的味道。因此要让火锅的香味持久,还可以通过增加底料的用量。

一般来说,某些调得比较好的品牌火锅,其浓郁的香味可持续保持2小时左右,这也正好是客人吃一顿火锅所消耗的时间。

4、配制锅底的底料牛油的量少了

配制锅底时火锅底料用牛油会比用其他清油底料要香,或者牛油的量少了也会香味不够。重庆火锅香很大一部分在于牛油。每只锅中,6斤水,8斤油,且全都必须是牛油。因为牛油具有独特的厚重香味,且在所有油中,只有牛油能够黏附在菜品上。另外,在炒底料时,能最好的吸收辣椒和花椒的味道。与其说重庆火锅吃的是锅底的味道,不如说每一口品味的全都是浓郁厚重的牛油香。

怎么炒制火锅底料 

原料:菜油2500克、牛油1500克、郫县豆瓣1500克、干辣椒250克、生姜100克、大蒜200克、大葱300克、冰糖150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三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叶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先炼熟;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接着下入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转用小火慢慢炒约1~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拣出锅中葱结不用。  

3、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等,继续用小火炒约15~20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即成火锅底。

吃火锅注意事项

不宜滚烫:

有人喜欢吃烫嘴的火锅,从热腾腾的国内捞起来就往嘴里送,火锅煮沸的食物能高达100度,而我们口腔、食道、胃粘膜的耐热度约50℃—60℃,太烫的食物会烫伤口腔、食道、胃粘膜。

干净卫生:

火锅的食材多种多样,有肉类、海鲜类、豆制品、蔬菜等等,再入锅前一定分明别类的清洗干净,分别放置,放置食物中毒。

注意涮食物的时间:

涮火锅时,已食物在火锅中煮熟为宜,食物煮久了会失去鲜味,被破坏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若煮的时间不够,食物不熟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盲目追求鲜美:

有些人为了追求吃到鲜脆嫩滑口感的火锅,用筷子夹起食物后在火锅汤锅里沾一沾就下肚,造成消化不良外,或者食物中的细菌引起肠胃疾病。

火锅汤底不能喝:

有人认为火锅汤底超级营养,其实火锅汤并非是“骨头汤”,他经过长时间的沸腾,火锅汤里面的底料经过了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可能引起中毒还会损害肾功能。

不能吃太辣:

有人觉得吃麻辣的火锅很上瘾,其实太辣会刺激肠胃,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腹泻、便秘、痔疮等。

吃火锅不上火的小窍门

1、不趁烫热吃

一般来说,从火锅中捞出的肉和菜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因而,在吃的时候可以搭配味碟,如芝麻酱、蒜香油等,味碟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降低食物温度,并有清热祛火的作用。吃火锅时把食物从锅里捞出来之后,放在味碟里凉一凉再入口,不要太着急吃滚烫的食物,不烫着也就不上火了。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锅浓汤温度可高达120℃,食物烫熟即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诱发各种消化器官炎症和溃疡。因此,食物从锅中捞出,别猴急入口,最好先放在小碟待微凉,慢慢细品。而本来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火锅以少油、少麻辣的清淡火锅为宜。

2、食材搭配有讲究

冬季吃火锅,少不了肥羊肥牛,还会搭配不少肉丸、鱼丸、豆腐、土豆、山药和各式的蔬菜。此时,仍需遵循荤素搭配的原则,大约1份蛋白质食物搭配2~3份蔬菜的比例。在食材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温热和平性的食物,搭配少量的凉性食物。如果吃的是麻辣火锅,火气太大,可以适当增加凉性食物的比例。这样的搭配可做到既滋补防寒又不上火。

3、吃些偏凉性蔬菜

偏凉性蔬菜。火锅里有大量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尤其羊肉性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涮羊肉、牛肉时最好搭配些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凉性蔬菜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4、喝点果汁饮料可降温

涮火锅的顺序很有讲究。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鲜果汁或碳酸饮料,这样不仅可以开胃,而且清凉口感能给口腔和胃肠降降温。但控制体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不太适合碳酸饮料,因而酸奶、杏仁露、椰汁、凉茶等比较适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5、控制吃火锅时间

火锅虽然吃得尽兴但也不宜久吃,因为人在进食过程,胃液,胆汁等消化液不断分泌,如果吃得太久,腺体得不到正常休息,容易导致肠胃炎的发生。健康的火锅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而一周最好不要超过三次火锅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