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冬季晚上睡觉冷怎么办推荐6种解决方法
2023-07-19 11:55:18 责编:小OO
文档


很多女性睡觉身体冰冷,这就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那么,冬季晚上睡觉冷怎么办呢?

冬季晚上睡觉冷怎么办

一、饮食

脚冷的人要避免吃生冷的东西,多吃点温性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芒果、桂圆、牛肉、鸡肉、鸭肉、莲子等等。如果脚冷的严重的话,比如有的人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脚还是冷的,可以去看看医生,让医生针对你的身体属性开些药,进行药物治疗。

二、睡前用温水泡脚

睡前泡泡脚是让自己的脚暖起来最有效的方法,泡脚要注意的是水位和水温,水位浸泡到脚腕以上两三寸为佳,水温在41-45℃范围内,脚刚刚泡到水里要感觉到微微烫脚。

三、睡前搓脚

搓脚也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在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在室外觉得手冷,往往会采用搓手的方法来让手暖和。脚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就是在睡前将右脚往左脚小腿上来回搓,一个是摩擦生热,另外就是左腿上的热量会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右脚掌,反过来左脚也可以在右脚小腿上来回搓。

四、使用暖水袋

大家买暖水袋几乎都是用来暖手暖身体的,但同样可以暖脚。睡觉前把暖水袋放到被窝里面,几分钟后你就会发现被窝非常暖和,这样你就不用担心睡觉的时候脚冷了但是要注意购买质量过关的暖水袋,避免热水泄露。

五、运动

睡前可以出去门外散散步,主要以快速走为主,坚持十五到二十分钟,感觉到身体发热为止。因为冬天脚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血液循环不通畅,器官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血液的方式很好的将热量传递到脚部,而导致脚冷,所以运动除了让你的身体发热之外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要注意的是睡前半个小时运动为宜,不然可能影响睡眠。

六、多盖一床被或使用电热毯

冬天天气冷,如果晚上睡觉保暖措施做得不好,身体再好也无法让脚暖起来,所以要盖一床棉被。另外脚冷的人最好晚上穿上干净的保暖袜,这样会让脚更加暖和。家里有电热毯的话,睡前开起来热被窝,这样睡觉自然是暖多了。

中医认为人体有5个部位最易受寒

第一是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冬季在室外尽量要戴帽子,否则寒邪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冬季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冬季应避免食用冷饮,出门时尽量戴口罩。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受寒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冬季穿衣应避免露出躯干部位。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建议人们在冬天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冬季足部保暖的方法

1、起床前活动脚趾

英国理疗师建议,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2、鞋子大小要合适

鞋子窄小会阻碍血液循环,不易保温。同时,秋冬季节,老人和小孩的鞋子要以舒适暖和为宜。冬天多穿棉鞋,少穿皮鞋。棉鞋恒温保暖,柔软舒适,而皮鞋散热较快,皮革生硬,不利于保暖。

3、常按涌泉

具体按摩方法,每天用热水洗完脚后,仰卧床上,举起双脚用劲地相互摩擦至脚部感到温热即可。然后用手的劳宫穴和脚的涌泉穴相互按摩刺激,心肾相交。此法不仅可以加速脚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4、选对鞋袜

足部保暖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暧性能好的鞋袜之外,易出脚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双足的表面温度宜维持在28℃~30℃最为舒适。

5、鞋子放在暖气旁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英国足病专家迈克·奥尼尔表示,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6、睡前不妨泡泡脚

每天晚上睡前泡泡脚是养肾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天晚上泡泡脚不仅能够放松全身,而且能够感觉到一股暖气顺着脚部蔓延至全身,不仅能养肾,而且还能有利于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姜、肉桂等中药材,祛湿除寒。

驱寒汤

1、胡椒猪肚山药汤

胡椒性子温热,温中散寒;猪肚健胃养胃,散寒止咳。如果感冒后觉得脾胃虚寒,胃纳不佳,手脚冰凉,快喝胡椒猪肚汤吧。

做法:将一整只猪肚洗净,50克新鲜胡椒捣碎后塞进猪肚内,拧紧猪肚口,煲1.5小时左右。等汤稠肚熟时,放入200克去皮切块的山药,将猪肚捞起切成肚丝,再放进汤内同炖20分钟,加入食盐料酒即可食用。

2、黄芪牛肉汤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会出现怕冷、爱出虚汗的症状。出汗时如果被冷风一吹,就更容易感冒,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长。这款汤水中的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则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的功效。

做法:将黄芪、党参各12克洗净,放在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煮去血水,与中药包和姜、葱大火煮开,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两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即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