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母的药膳制作
2023-07-19 12:01:53 责编:小OO
文档


药膳制作

知母知识介绍:

知母根茎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干燥山坡、丘陵草丛中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有栽培。秋两季采挖除去枯叶和须根,抖掉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毛知母呈长要状,略扁,少分枝,长3至15厘米,直径0.8至1.5厘米。顶端有残留的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基上方生长;下面略凸,有纵皱纹及凹陷或凸起的点状根基,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气微,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知母肉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见叶痕及根痕。

均以条肥大、质坚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知母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知母、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知母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

知母食疗作用:

知母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胃、肾经;质润气和,降而能升

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止咳,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

知母做法指导:

1.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宜盐水炒。

2. 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

3. 凡温热病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者,每与生石膏相须为用,并入甘草等,以清气泄热。

4. 凡痰抽刀断水壅肺,喘嗽不止者,可与贝母、葶苈子配伍。

5. 凡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者,多与黄柏相须为用,以泻肾火而坚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