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还有哪些儿童药不能吃
2023-07-19 12:00:36 责编:小OO
文档


最近朋友圈里关于儿童用药的消息非常多,2017年底至今,医药行业陆续曝出多款“神药”事件。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匹多莫德不能吃了,还有哪些儿童药不能吃?

匹多莫德不能吃了

真希望笼罩许久的这场流感烟消云散,尤其是对于小朋友来说,这场雪的到来会很大程度上缓解流感的蔓延,最近朋友圈里关于儿童用药的消息非常多,2017年底至今,医药行业陆续曝出多款“神药”事件。这一次是——匹多莫德。

该药说明书显示,匹多莫德为免疫增强剂,国内的生产剂型包括片剂、散剂、颗粒、胶囊及口服溶液剂5种,可用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系感染和妇科感染;用以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缩短病程,减轻发作程度;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生素的辅助用药。

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冀连梅撰文“一年狂卖40多亿的匹多莫德,请放过中国儿童”,指出匹多莫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确,且存在滥用现象。

冀连梅指出,匹多莫德说明书标明的适应症为免疫调节剂以及可作为急性感染时的辅助用药,但目前并没有高质量、可靠的临床证据支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但是,冀连梅说,目前匹多莫德在国内存在滥用现象。而且绝大多数是由儿童患者买单。

还有哪些儿童药不能吃

这已经不是儿童用药第一次出事了,前一阵子曝出的许多医院将“安乃近”用作儿童退烧药,而这种退烧药有相当危险的副作用。那么还有哪些药物需要大家谨慎对待,尽量不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呢?

1、安乃近

上世纪20年代,安乃近开始作为解热镇痛药使用。

主要副作用: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1.1%,急性起病,重者有致命危险,亦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渗出性红斑等过敏性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表皮松解症等。个别病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1977年,美国正式禁用安乃近,并将该药品从美国市场上撤出。目前世界范围内30余个国家禁用此药。常用的含安乃近的药有安乃近片、复方青蒿安乃近片、重感灵片和重感灵胶囊。

2、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成分药

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片(APC片)、氨非咖片(PPC片)三类药中都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成分。

主要副作用:氨基比林曾流行于欧洲、美国,但后来发现服用此药会引发口腔炎、咽喉痛等症状,甚至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导致免疫力下降,造成各种感染。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退烧药。1953年后,欧洲许多国家发现肾病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后证实与服用非那西丁有关。

许多人只要一头痛,不管症状如何,马上服用去痛片,真的可以止痛吗?

:只有发热或炎症引起的头痛,服用去痛片才有效。去痛片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可发生呕吐、皮疹、发热、大量出汗及发生口腔炎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还可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非那西丁易使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紫绀,还可引起溶血、肝脏损害,并对视网膜有一定毒性。特别是小孩慎用去痛片。

3、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上市之初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疼痛和发热。

主要副作用: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建议12岁以下儿童禁用此药。成人如果使用,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有专业人员指导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说了上面的退烧药应该尽量不用后,我猜大家肯定想知道哪些退烧药能安全使用。现在告诉大家,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安全又便宜的退烧药就两种:“对乙酰氨基酚 ”和“布洛芬”。

退烧药怎么吃

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才可使用退热药物。现在最常用的两种退烧药,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若持续高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需要时每6~8小时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此外,服退烧药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超时。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等用于退热时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天。

2、不超量。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不要为了快速退烧,擅自加大用量。

3、不混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1种退烧药就能缓解病情,同时用多种会增大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温馨提示:用退烧药降低体温只是治标,找到发热的病因,有针对性地服药才能治本,且更安全、更有效。体温超过39℃,或使用退烧药2~3天仍不能退烧,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孩子感染流感

虽然,感冒治疗没有特效药,但却可以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9个预防感冒小妙招:

避开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冬季流感高发,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孩子更易被病毒侵袭。孩子们在幼儿园、学校每天都已经会接触到各种细菌病毒,如果抵抗力不足就会容易被感染。所以流感高发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对于自身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在公众场所尽量佩戴口罩。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从外面回家以及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勤洗手;减少手在头面部的接触,避免揉眼睛,抠鼻子, 抠牙,吃手动作。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

及时增减衣物,不过暖,不捂汗

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着凉,都让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的穿。孩子处于代谢旺盛阶段,又十分活泼好动,穿衣过多反而容易导致捂汗后着凉,其实反而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准备厚实挡风的外套外出时穿上即可。

经常开窗通风

天气一凉,很多家庭就会关门关窗,防止冷空气进入,但流感季节呼吸道疾病在封闭的室内更易传播,而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经常通风。不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让流动的空气将病毒和细菌带走,有效地预防流感。但是雾霾天气要注意室内空气净化。

坚持户外活动,注意锻炼增强抵抗力

天气晴好的时候,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户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有很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我们人体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同时室外人群密度比起暖气十足、空气密闭的室内游乐场、早教中心等地方低很多,更不容易让孩子患上流感。值得注意的是,雾霾天要减少室外活动,出门要注意防护。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很多小朋友会偏食、挑食,对于喜欢的食物大快朵颐,而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则一点都不碰。这样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营养搭配,避免偏食挑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在流感高发期要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预防呼吸道疾病,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比如黄绿蔬菜、蛋类、黄色水果、鱼类。另外,诸如山药,莲藕, 白萝卜,银耳,莲子, 百合,杏仁, 梨、荸荠、山药、蜂蜜等食物也是滋阴润肺的好选择。

保证充足睡眠

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既可以帮助孩子长高, 又可以提高免疫力。

规避烟草暴露

烟草的烟雾刺激呼吸道,儿童接触二手烟, 会增加罹患感冒和流感的风险。

接种疫苗

感冒一般全年都会发病,但其中流感通常集中在冬春季集中发病,且症状更严重。提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流感的方式。预防感冒和流感主要是通过锻炼和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

感染流感后,父母该做什么

1、发现孩子被感染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当家长带流感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建议家长让孩子暂时不要去学校,在家休息。当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课。

5、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如何给孩子穿衣防流感

许多爸爸妈妈就怕孩子受寒,所以一出门就给宝宝穿得很多,其实,穿戴过多反而会降低宝宝的耐寒能力,加上宝宝好动,婴幼儿基础代谢率高,自身就会产生热量,穿戴过多会使体内的热能代谢受到破坏,反而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必要把宝宝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只要保证身体几个关键部位暖和了,宝宝就不会受冻。

①头颈部

宝宝头部血管比较丰富,宝宝30% 左右的热量都是由头部散发的,所以,如果头部受凉的话,宝宝身体的热量就会散发得较快。另外,宝宝颈部的皮下脂肪比较薄,这个部位受寒,会使宝宝的抵抗能力下降。

外出必备衣物:温暖、舒适的纯棉帽子、柔软舒适的棉围巾。

②腹部

腹部受寒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

外出必备衣物:柔软的棉质内衣、厚薄适中的背带裤、棉裤、毛裤或者绒裤。

③背部

人的背部喜温恶凉,最容易受寒风的侵犯而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宝宝要时时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不过,背部保暖也不要过度,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反而容易受风,引起感冒。

外出必备衣物:棉背心、毛线衣。

④足部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孩子的小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外出必备衣物:全棉或竹炭质地的袜子、柔软防滑的鞋子(里衬要选择柔软的棉质面料,这样的鞋子不仅会让宝宝穿着舒适,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后脖颈部或者手心,只要是暖的,整个人就不会冷,宝宝因为末稍循环较弱,小手冰冰的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冷了一味的添加衣物。建议外出游玩的时候,备条小毛毯,孩子睡着了可以预防受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