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胃痛的病因以及防护措施 胃痛吃什么好
2023-07-19 22:09:48 责编:小OO
文档


一、胃痛吃什么食物呢

1.瓜鲩鱼尾汤

用料:准备一个番木瓜,以及鲩鱼尾100克即可。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蛋白酶有助于食物消化,而且对于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2.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与鸡内金用水煎取汁,慢慢放入蜂蜜,搅匀。每日服一剂,每日分两次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3.桑椹三明治

用料:切片面包若干(无味或咸味)、桑椹罐头1瓶。

制法:1、将桑椹罐头打开,舀出3~4粒桑椹粒放在面包上。2、再舀几勺桑椹汁,均匀地浇在面包片上,将面包片对折即可。

功效:不仅养胃,还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脑的作用。

4.紫菜南瓜汤

用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虾皮20克,鸡蛋1枚,酱油、猪油、黄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先将紫菜水泡,洗净,鸡蛋打人碗内搅匀,虾皮用黄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再将锅放火上,倒人猪油,烧热后,放人酱油炝锅,加适量的清水,投人虾皮、南瓜块,煮约30分钟,再把紫菜投入,10分钟后,将搅好的蛋液倒人锅中,加人佐料调匀即成。

功效:不仅缓解胃痛,还可以护肝补肾。

5.山药百合大枣粥

用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制法: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6.萝卜羊肉汤

用料:羊腩肉750克,白萝卜500克。香菜、盐、鸡精、料酒、葱、姜、胡椒粉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白萝卜洗净切成丝;坐锅点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加盐、鸡精、料酒、胡椒粉调味,水烧开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萝卜、转小火煮至萝卜断生后,撒上葱丝和香菜叶即可出锅。

功效:此汤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7.贝母兔

用料:川贝母15克,兔肉250克,葱、花椒、料酒、盐适量。

制作:将兔肉洗净,切小块,川贝母拣去杂质洗净。将兔肉、川贝母、姜、葱、花椒、料酒及盐少许放入兔肉中,大火烧开后移至小火上炖熟,起锅时调好味,兔肉放盘中,川贝母围在兔肉周围。食肉喝汤。川贝母味苦,可不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之功,可用于肺阴亏虚、虚火内盛而致咳嗽、咯血或妇女功能性出血及宫颈炎等

二、如何养胃

选择易消化饮食

1.不吃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多的过甜、过酸、过咸、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例如少吃芹菜、韭菜、雪菜、竹笋类、干果类、干豆类、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粗粮。这些都可以使胃酸增多,损伤胃黏膜,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2.尽量选择可以减轻胃肠负担的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尽量选吃蒸、烧、炒、炖的菜品,因为煎、炸、烟熏食物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不利于溃疡面愈合。

3.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B、C的有利于溃疡面愈合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鸡蛋黄等。由于鸡蛋黄含有卵磷脂,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抵抗有害因子入侵,因此常喝鸡蛋汤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4.每日饮用牛奶不应超过250克,因为牛奶虽然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的钙和蛋白质更能刺激胃酸的分泌。

不吃刺激性食品。杜绝饮烈酒、浓茶和腌制品。辣椒、醋等也要尽量少吃。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往提倡患者少吃多餐,但这样虽能暂时缓解疼痛,却容易使胃整日处在活跃状态,不利于溃疡病愈合。

因此,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应 少食多餐外,平时仍应坚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还要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及睡前进食,否则可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导致胃溃疡反复发作。

三、胃痛的病因以及防护措施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

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预防护理

1.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

2.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本病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常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胃脘受寒而发病。应与胁痛、腹痛相鉴别。胃痛的七种证型,临床以寒邪、食滞、气滞、热郁、血瘀为常见,五者多为实证,治宜祛邪为主;如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虚胃痛,临床亦不鲜见,二者多属虚证,治宜养正为先。但各类证型,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必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四、胃痛的治疗

1.寒邪客胃

主症: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得热则舒,遇寒痛甚,口泛清水而不渴,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象沉紧。

治疗: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味。兼见风寒表证者,可加香苏散温胃理气,解表散寒;若因过食生冷而夹有宿食停滞者,可加服保和丸。

2.饮食积滞

主症:胃痛拒按,脘腹胀满,恶食,吞酸嗳腐,得食痛甚,痛甚欲吐泻,吐泻后痛减,或大便不通。舌苔腻腐,脉滑或沉实。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胃脘胀痛便秘者,可合小承气汤加木香、香附通腹行气;胃痛拒按,苔黄燥,便秘者,合大承气汤泻热解燥。

3.肝气犯胃

主症:胃脘胀闷,攻撑串痛,常连及背胁,或暖气频繁,泛吐酸水,饮食减少,常因情志郁怒而复发或加重。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若疼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若嗳气较频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

4.肝胃郁热

主症:胃脘灼热,痛势急迫,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而吐血,用泻心汤苦寒清热。

5.瘀血停滞

主症:胃痛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痛而不移,食后痛甚,甚或呕血、黑便,经常在夜间加剧,痛引两胁。舌质紫黯,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若出现呕血或黑便等出血现象者,宜去檀香、砂仁,加茜草炭、三七粉等化瘀止血。

6.胃阴亏虚

主症:胃痛隐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沉细。

治法:滋阴养胃。

方药:一贯煎。便秘者,可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7.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隐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多食则脘腹痞胀,泛吐清水,喜热食,纳差,四肢不温,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若泛吐清水较多,或胃中漉漉有声,可配合苓桂术甘汤以温化饮邪。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良附丸,适用于寒邪犯胃型,每次3~6g,每日2次;

颠茄片,适用于肝胃气滞型,每次1片,每日3次。

2.针灸疗法

主穴:中脘、关元、内关、足三里、公孙。

配穴:外寒袭内加神阙加灸;饮食积滞加内庭、气海;肝气犯胃加期门、太冲;脾胃虚弱者,针刺用补法加灸。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