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惹来中耳炎 擤鼻涕太“较劲”
2023-07-17 10:34:57 责编:小OO
文档


目录:

第一章:擤鼻涕太“较劲” 惹来中耳炎

第二章:护耳有道 倾听耳朵健康密语

第三章:健康小知识 耳朵所能接受的分贝范围

编者按: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没有耳朵我们将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可是你知道吗,感冒时太用力的擤鼻涕竟然会有引发中耳炎的危险!保护听力,有什么方法呢?

擤鼻涕太“较劲” 惹来中耳炎

今年5岁的明明在幼儿园读大班。前几天由于冷空气来袭突然感冒了,除了有咳嗽、头痛等不适症状外,就是不断流脓鼻涕和不断擤鼻涕。昨晚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好,一大早醒后就喊自己的耳朵像针扎似的疼痛,妈妈急忙带他上了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后说:明明很可能是感冒后擤鼻涕不当,引发急性中耳炎了。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旦感冒时,鼻腔内会产生很多的分泌物,从而出现鼻塞、鼻涕多、呼吸不畅的症状。不少患者(更不用说还不懂事的孩子)恨不得一下子把鼻涕擤干净,于是就使劲地擤鼻涕。殊不知,用力(尤其是按压住鼻孔)擤鼻涕是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危险动作”之一。这种做法非常不妥当。

因为使劲往外擤,当鼻涕擤不出时,便会使鼻腔内压力骤然加人。而鼻腔是经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的,鼻腔里的脓性分泌物及病菌就可通过喇鼓管在一瞬间被压送至中耳腔内,于是造成中耳感染,从而出现耳痛、耳闷等症状。特别是耳痛症状轻者,误以为这仅仅是感冒症状(加上孩子说不清)而延误治疗,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甚至耳朵长期流脓。

这对正处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影响日常的学习和生长发育。那么,感冒后如何避免引发中耳炎呢?首先是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且动作要轻而慢,并注意不能用力太大。可先吸一口气,再用一个手指轻轻压一侧鼻孔,然后将气从另一侧鼻孔慢慢擤出。两边鼻子轮流擤,千万不可将两侧鼻翼同时捏住擤。

必要时,可找耳鼻喉科医生为孩子作局部治疗,如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脓鼻涕清除干净,让孩子鼻子迅速通畅,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还要提醒家长的是:一旦孩子感冒后出现耳闷,耳痛等中耳炎症状时,就要及时带他(她)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以利尽早给予对症治疗。一般来说,早期中耳炎不会造成鼓膜穿孔,治疗也比较容易,恢复自然也较快;而拖延则会变成化脓性中耳炎,并容易造成鼓膜穿孔等后果。据不完全统计,鼓膜穿孔的患儿仅有极少部分会自行痊愈,但绝大部分患儿的听力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必须通过手术修补鼓膜才有可能使听力得到恢复。治疗不及时还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转为慢性中耳炎,一旦感冒或进水,耳朵便会不断发炎、流脓。有些鼓膜穿孔患儿还会因耳内上皮细胞脱落。积聚而形成瘤,造成慢性危险性中耳炎.那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就更大了。

护耳有道 倾听耳朵健康密语

护耳法则“60-60”

生活中有些行为会对耳朵造成损害。如用耳机听音乐或长时间打电话、K歌都可能使你陷入无声危机。

噪音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声音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性听觉障碍。噪音性耳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一般人只要暴露在90分贝的噪音中,就会觉得刺耳(一般谈话声约60分贝)。MP3随身听的音量可到120分贝,听1小时15分钟足以伤害听力。

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对听力的损伤比耳塞式耳机要小。尽量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因为在地铁、公交车里,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最好不要用两只耳朵一起听,可左右轮换,且耳塞不要塞得太紧。在室内听音乐,可采用功放音响,减少耳机的使用。

噪音环境中戴耳塞

酒吧、KTV、迪厅中的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如果人们接触强度为110分贝的噪声超过1分30秒或瞬间接触140分贝噪声,都会发生听力损害。噪声造成的听力损伤一旦受损就难以治愈。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若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因此,常在高噪音环境下的人,最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戴防护式耳塞,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可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

耳朵不用掏

大家在洗澡或者游泳时,水很容易进入耳内让人感到不适,有人就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可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导致耳部疾病。

平时也不要自行掏耳朵。耳朵是会自洁的,我们所说的耳屎就有一个自动向外清理的过程,如果用棉签等东西去掏耳屎,实际上是一个把它往里推的错误行为,反而容易导致堆积。如果要掏耳朵,最好还是找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清理。

耳朵也中风

压力大、疲劳过度、情绪激动等都会引起“耳中风”,“耳中风”其实就是突发性耳聋。这个过程有时只持续很短的时间,一些人几分钟前还好好的,但一下子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也有些人的听力下降会逐渐加重,但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3天。可潜的是,当听觉出现异常时,很多人总会误当作感冒后的鼻塞和暂时性耳鸣延误病情。

当你发现耳朵发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时,要尽早去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做个听力检测,最迟不要晚过一周。耳中风就像脑中风一样,必须积极治疗,越早治疗,恢复听力的希望就越大。

耳软骨不宜打洞

有的人喜欢在耳朵软骨上扎耳洞,这种方式危害很大。耳朵软骨一日被刺破.会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人体免疫系统,使细菌很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甚至出现溃烂等情况。扎耳洞的位置应在耳垂处,建议到正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做。

听清报警信号

耳朵的伤害不是悄无声息的,平时多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出现耳鸣现象时,应引起警惕,这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应该多休息,保证睡眠以缓解压力。

在饮食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多进食这类食物,如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健康小知识 耳朵所能接受的分贝范围

周围环境声音的分贝数

130分贝 喷射机起飞声音

110分贝 螺旋桨飞机起飞声音

105分贝 永久损听觉

100分贝 气压钻机声音

90分贝 嘈杂的酒吧

80分贝 嘈杂的办公室

75分贝 人体耳朵舒适度上限

70分贝 街道环境声音

50分贝 正常交谈声音

20分贝窃窃私语

按普通人的听觉——

0-20分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0-40分贝 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0 -60分贝 普通室内谈话

60-70分贝 吵闹,有损神经

70-90分贝 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0-100分贝 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00一120分贝 难以忍受

结语:也许你从没有想过失去听觉会怎样,但现在请你仔细想想,如果没有了耳朵,你的世界将会陷入一片死寂,所以趁现在还来得有时,快加入护耳大队吧!(文章原载于《生活与健康》,刊号:2012.03,作者:陈日益;《家庭保健》,刊号:2012.03,作者:聂文闻 、谢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