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怎样挑选健康食材
2023-07-17 10:27:54 责编:小OO
文档


目录:

第一章:怎样挑选健康食材

第二章:食品安全六字诀

第三章:不同中年人群 进补方法有差异

编者按:对于中国人而言,近几年最见怪不怪的事就是“花样百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搞得大家都不敢在外面吃东西了。而很多食材也被不法商贩“加工”过了,那么怎样挑选健康食材呢?食品安全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呢?

怎样挑选健康食材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放弃饭店、餐馆的美味佳肴以及超市中便利的半成品,选择自己动手,买菜做饭。怎样才能练就“火眼金睛”,买回安全、健康的天然食材呢?

主食类

总体而言,粮食和豆类等植物种子积累污染的能力较低,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还有除草剂、生长调节剂、杀菌剂等农用化学品的污染。因此,选购米、面、豆类等主食时,如果能够选择环境质量好、农用化学品使用少的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产品,基本上可以对其安全性放心。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的污染程度略高于粮食和豆类,存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污染,也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废水的污染,铅、汞,镉等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值得忧虑。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蔬菜中盐超标,在储存、不新鲜之后,蔬菜中的盐可能转变为亚盐而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应当优先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的蔬菜,还要保证产品的新鲜度。选购水果时,除了优先购买有认证的产品之外,还要注意优先选择本地、应季产品,因为长期储藏的水果需要使用一些化学保鲜剂处理。

奶类、蛋类

奶类的污染问题包括难分解环境污染、来自饲料的各种农药污染,以及兽药污染(如抗生素、激素等)。蛋类的污染问题与奶类相似,只是奶类的抗生素问题更突出一些。动物的饲养条件越差,越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所用的兽药残留风险就会加大,而动物使用的药物大都对人类有毒性。因此,饲养基地条件好的奶牛、家禽产出的奶类、蛋类可以优先选择。奶类产品以优质酸奶安全性最高,这是因为乳酸菌对污染和抗生素残留比较敏感,如果能成功做出酸奶,通常意味着奶源质量较为可靠。从污染物的控制来说,有机认证的奶类和蛋类更为可靠,绿色和无公害认证鸡蛋也可以优先选择。

鱼、肉类

鱼、肉类都是受环境污染影响最大的食品,不仅各种环境污染物含量大大高于植物性食品,六六六等难分解农药含量也远高于蔬菜、水果,而且还存在各种兽药的残留问题。污染物在动物体内有一个积累过程,且较多积累在脂肪部分,一般地说,动物的脂肪含量越高、饲养时间越长、体型越大,污染物残留含量越高,且食肉鱼的污染程度高于食草鱼。所以,购买鱼和肉类时,不必追求鱼大、肉肥,有机认证的鱼、肉类所含兽药、农药残留量低,绿色认证的鱼、肉类所受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少,值得优先购买。

食品安全六字诀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草莓像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心颜色过艳的食物是否添加了色素。

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或不自然的白色,十有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采用巴氏杀菌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在3℃下保存,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反季节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五防“低”

指价格明显低于同类产品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因成本过低大多有猫腻。

六防“散”

指慎购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散装酱油醋等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而存有健康隐患。

不同中年人群 进补方法有差异

古今医家都十分重视中年保健,著名温补学家张景岳就曾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所以,在寒冷闭藏的深冬,科学进补对于中年人来说更是很有必要。下面就结合不同中年人群的特点来说说如何进补:

脑力劳动者:调理脾胃,养心补肾

由于以用脑为主,睡眠较少,作息时间往往缺乏规律,工作节奏紧张,加上缺少运动,因此常常出现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酸等表现。因此,体质较差的脑力劳动者,冬令进补当从调理脾胃,养心补肾的角度入手。此外,中成药可选用天王补心丹、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安神补脑液等。食补可用核桃、龙眼、大枣、酸枣仁、百合、莲子、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体力劳动者:补肝肾,壮筋骨

这类人体力活动多、脑力活动较少,且易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常会感受风寒湿热,或因劳损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方面的疾病,诸如软组织劳损,筋骨酸痛,腰膝酸软等。此外,他们大多有长期吸烟和喝酒的习惯,因此患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胃炎的比例较高。中医认为,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所以,冬令进补当以补肝肾,壮筋骨为主,再结合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品,可防止慢性劳损性疾病的复发和发展,并有强壮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中成药可选用独活寄生丸、舒筋活络丸、养血荣筋丸等。食补可吃狗肉、羊肉等温补之品。

中年女性:滋肾养阴,补益养血

一般而言,女性35~40岁后,会有精力不济,面部焦枯,头发脱落等衰老征象,此时卵巢开始衰退,到45~49岁左右,大部分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常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为常见症状。因此中年女性在冬令常服一些滋肾养阴,补益营血的膏滋药,可有利于纠正体内阴阳的平衡,减轻更年期的症状。中成药可酌情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食疗可吃甲鱼、羊肉、枸杞、桑椹、核桃仁、栗子等。

此外,对于先天不足,身体虚弱,进入中年后出现早衰者,冬令进补当以补肾益精为主。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偏肾阴虚者)、金匮肾气丸(偏肾阳虚者)、十全大补膏(气血两虚者)等亦可对症选用。

对中年体虚,平时遇风寒容易感冒者,这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所致。冬令进补应注意补肺气,固肌表为主。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散或玉屏风口服液、黄芪口服液等。

两点提醒:

1.中年进补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症状与体质,分清虚实主次,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科学调理,切忌不分原因盲目滥补、蛮补。如果你进补无效,或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最好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

2.提倡药食结合,忌以食代药或以药代食:虽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但这主要针对健康人群而言。如你的身体已出现明显的腰酸、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且经休息后仍不见减轻,还须用药调治,将药补和食补结合起来比较科学。

结语:民以食为天,吃东西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们补充身体营养、养生保健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挑选食材,把好健康第一关!(文章原载于《养生阅刊》,刊号:2012年第4期,作者:范志红;《养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年第4期,作者:蔺新英、孙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