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维生素D勿乱用
2023-07-17 10:35:31 责编:小OO
文档


目录:

第一章:维生素D过多或增房颤可能

第二章:宝宝春季抗过敏 专家巧用维生素D

第三章:维生素B2有益性爱

编者按:大家经常说要补充维生素。但是你知道吗?补充维生素也是有讲究的。维生素过多对人体人也是不好的。那么维生素过多为什么会引起房颤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维生素过多为什么会引起房颤?

维生素D过多或增房颤可能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日前,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伤心”还是“补心” 有争议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早在200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相关。

研究人员对超过2.7万50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仅随访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发现维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较容易发展为冠心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两倍。

研究人员因此认为,维持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于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然而,另一种声音则透露:维生素D过多会损伤心脏。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提出的一项最新研究来看:维生素D过剩未必对心脏有利,反而甚至会给心脏带来伤害,有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的机会。

房颤有何危害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发作没有规律,很难预料发作和停止的时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介绍道,房颤患者的心房则会呈现出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无法进行正常、规则的收缩与舒张活动,会感觉心慌、气短、胸闷、眩晕、呼吸不畅等。

张澍教授解释说,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生心慌、胸闷和喘气,脉搏忽快忽慢,有可能是患有房颤了, 在此基础上, 晚上一躺下就会憋气,双脚浮肿,又经常没有力气和精神,有可能是房颤引起的心力衰竭,则为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马上治疗。

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可能高达800万,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房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发生脑栓塞,从而导致脑中风与痴呆,严重危及生命。

对老年人而言,房颤也是一种“三高”疾病,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服用维生素 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

张澍教授提醒患者,“对于人体而言,任何种类的维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因此服用前要确定一个安全的剂量范围,医生要帮助患者明确多大剂量是有益于健康,多大剂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

建议那些最近被诊断为房颤,并且正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医生,是否做一些检测,来了解自己体内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水平, 帮助分析产生房颤的原因。

哪些人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

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和饮食提供(食物和补充剂)。

维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险人群主要包括:缺乏阳光或者在阳光下遮盖皮肤的人、深色皮肤的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老年人(因为血液中有较少的维生素D的预兆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外出的时间减少)、过度肥胖的人,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宝宝春季抗过敏 专家巧用维生素D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在妈妈和宝宝享受这明媚的春光时,那些恼人的过敏现象也纷纷露头了——为什么春天宝宝容易过敏呢?专家表示,一方面由于天气转暖,宝宝的户外活动增多,接触到过敏源的几率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宝宝对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抵抗力弱,给了过敏源可乘之机。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宝宝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调查显示,儿童因其生理和免疫学特点,更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国内近30%的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近几年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上升。专家指出,宝宝容易患过敏性疾病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不可避免的遗传因素外,营养缺乏才是导致宝宝易过敏的根本性因素:宝宝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导致抵抗力低下,无法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因此易患过敏性疾病。宝宝一旦过敏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而宝宝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非常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专家指出,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方法。春季应该多为宝宝补充维生素类营养素,以提高抵抗力。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报告显示:孩子缺乏维生素D容易过敏。研究人员在研究了3100名少年儿童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后发现,婴幼儿和儿童对11种过敏源的敏感性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其中包括豚草属植物、橡树、狗、蟑螂等过敏源。因此,专家建议妈妈们在注意宝宝日常膳食均衡的基础上,给宝宝多补充维生素D。

另外数据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幼儿比正常同龄人更易患过敏性疾病,并且发病的几率是维生素D充足孩子的2.4倍。专家表示,幼儿每天应至少摄取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才能满足日常所需。维生素D在母乳、牛奶以及普通食物中含量甚微,主要方法是晒太阳,但是由于新生儿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不能直接暴晒在阳光下,也不能接触日光时间太久,加之空气污染,都使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于0-3岁的婴幼儿,不能只靠晒太阳来获取维生素D。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最好方法是服用维生素AD制剂(俗称鱼肝油)。

而选择维生素AD制剂也是大有学问的,为了让妈妈们更好的挑选适合宝宝的产品,专家给出了几项选择维生素AD制剂的标准:① 应选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药准字的药品; ②维生素A/D的比例要合理:据《中国药典》资料显示,在0-7岁的儿童,维生素A与维生素D需要量的最佳比值为3:1。③服用剂量要准确且容易掌握。④由于维生素A/D性质不稳定,遇光及空气易变质失效,因此,包装是否密闭遮光能够有效地保护维生素A/D不被破坏,也是一条重要的选择标准。 ⑤口味香甜,没有鱼腥味的制剂更受宝宝欢迎。而在众多的维生素AD制剂产品中,达因药业的“伊可新”是最受医生和妈妈认可的品牌。伊可新属于国药准字OTC药品,维生素AD比例为3:1,滴剂胶囊型剂量准确容易掌握,且独特的囊壁遮光工艺,使有效成份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且香甜的花生口味,让宝宝和妈妈都喜欢。

专家补充道,春季宝宝抗过敏重在预防。妈妈们要早作打算,最好在刚入春时就做好防止宝宝患过敏性疾病的准备,多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提高宝宝抵抗力,让宝宝平安健康的度过春天。

维生素B2有益性爱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它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之一,还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并有维持正常视觉机能的作用,人体如果缺乏核黄素,就会影响体内生物氧化的进程而发生代谢障碍,继而出现口角炎、眼睑炎、结膜炎、唇炎、舌炎、耳鼻粘膜干燥、皮肤干燥脱屑等。

核黄素还与人的性生活质量有关,当人体缺少核黄素,尤其是严重缺乏时,人体腔道的粘膜层就会出现问题,引起粘膜病变,造成粘膜细胞的代谢失调,具体表现是粘膜变薄、粘膜层损伤、微血管破裂。对于女性生殖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则更为严重,最典型的症状,如阴道壁干燥、阴道粘膜充血、溃破,直接影响性欲,造成性欲减退、性冷淡,由于阴道内腔环境的病理性改变而导致性交疼痛,畏惧同房,即使是勉强过夫妻生活,亦无欢愉快感产生,反而造成女方精神极度紧张恐慌,加剧痛感,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夫妻和睦。

要想改变这种不愉快的局面,避免影响夫妻感情,就必须解决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管多吃富含核黄素的各种食物,以防核黄素缺乏症的发生。核黄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蛋黄、鳝鱼、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如果已有症状者,可按时适量补充维生素B2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2~10毫克,症状严重者服药时间可延长至症状改善时再停药。

结语: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说补充维生素也要适量。(文章原载于《现代保健报》,刊号:2011.12.27,作者:李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