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日常生活四大药油应备齐
2023-07-17 10:35:20 责编:小OO
文档


目录:

第一章:家庭需要常备哪些药油

第二章:挑感冒药不必求全

第三章:吃药过量了怎么办

第四章:“请遵医嘱”遵什么

编者按:对付小病痛,往往只需几片药就可以搞定,那么家里常常备有一些药油,你知道家庭备哪些药油就可以应对小麻烦了吗?小编教你几招,一起去看看吧!

家庭需要常备哪些药油

红花油 由红花、桂叶等提取而成,红棕色澄清液体,气特异,味辛辣。是中医外用药,有活血驱风、舒筋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蚊虫叮咬、外感头痛、皮肤瘙痒等症,对晕车晕船、头晕也有一定疗效。

将红花油涂搽在心前区,通过药力的渗透作用,能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对心绞痛有缓解作用。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扭伤、刀伤、轻度烫烧伤者,局部涂擦红花油后,很快便能获得止痛等效果,

红花油可以加倍地呵护人体肌肤,增加油分在皮肤上的扩展性和切肤感,同时还可用在按摩油(膏霜)之中扩张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红花油中天然的红花成份可增加皮肤的新陈代谢,起到健肤作用。

使用红花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禁止内服;药液不能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疡禁用;有出血倾向者、经期及哺乳期妇女须慎用,孕妇禁用;红花油不能与正骨水合用。此外,关节刚扭伤时,切忌立即涂搽红花油,应间隔24小时再搽,否则会加重皮下软组织的血液渗出;此外,红花油的作用及功效与正红花油不同,要注意区别。

清凉油 俗称万金油,由薄荷脑、薄荷油、桉叶油、樟脑、丁香油等制成,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止呕吐等作用。蚊虫叮皎、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取少许涂抹患处,即能消肿、镇痛、止痒。伤风、头痛时,将药涂在太阳穴处,可缓解不适。

使用时应避免触及眼睛、口腔等黏膜及皮肤破损处。

特殊用途:卫生间除异味。卫生间里的地漏及坐便器散发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硫化氢、氨气、甲硫醇、吲哚、甲烷、乙烷等。清凉油中的薄荷油、樟脑油、桉叶油、丁香油、桂皮油等都来自天然植物,有特殊的香味,可与有臭味的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消除异味,比化学合成的芳香剂更安全有效。

驱风油 具有祛风止痛、芳香通窍、止痛止痒的功效、用于伤风喷嚏、鼻塞头痛、舟车晕浪、跌打扭伤、肌肉酸痛、蚊虫叮咬、恶心、皮肤瘙痒,可缓解感冒、风湿痹痛症状。

属外用药,禁止内服;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特殊用途:强效杀虫剂,一滴斧标驱风油就可使昆虫立即死亡,原因是其中的樟脑等成分本身就是一种杀虫、驱虫剂。

正红花油 中医外用药,红棕色澄清液体,有辛辣气味。主要用于救急止痛、消炎止血。可治疗心腹诸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扭伤、刀伤、烫伤、烧伤、蚊叮虫咬等,有的还对晕车晕船、头晕引起的不适有一定疗效。

该药成分复杂,不同品牌各有不同,一般含有白浦、白樟油、桂花油、松节油、桂醛、冬青油中的其中几种,有的还含有血竭等,例如斧标正红花油就含有血竭。

一般取适量涂擦皮肤不适处,可按揉2-3分钟,也可配合穴位按摩使用,每日2-4次,属外用药,禁止内服;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有出血倾向者慎用;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各种喉片的适应症

一旦出出咽喉不适,很多人都喜欢吃喉片,而有时服用后,症状不但未消失,反而加重。专家提醒,作为中药制剂的喉片,要对应症状和体质,服用才能奏效。

金嗓子喉宝

适合:咽喉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干口燥、口臭等,最适宜舌苔厚腻者,舌苔黄腻者不宜用。

西瓜霜清咽含片

适合:以口咽干燥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炎。其清热药力稍弱,但突出的特点是含有多种滋阴生津的中药,如西瓜霜、西青果、罗汉果、麦冬、南沙参、乌梅等。

复方草珊瑚含片

适合: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以及急性呕喉炎和属风热痉的患者宣服用。

华素片

适合:宜短期服用。华素片中的有效成分碘分子对口腔里的微生物具有杀菌作用,但如果咽喉部无明显炎症,长期含服此药,会抑制口腔及咽喉部正常菌群的生长,破坏口腔环境。

挑感冒药不必求全

面对林林总总的感冒药,有的人“嫌麻烦”,干脆选择“酚麻美敏”、“氨麻苯美”等“全能感冒药”。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家庭医学系教授威廉·朱斯顿提醒大家,感冒时要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

刚感冒时,多数人会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如果仅有这些症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就足够了。感冒时常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苯海拉明可缓解。但要注意,这类药物具有引起打瞌睡、嗜睡的副作用。白天工作尤其是驾驶、操作精密仪器或高空作业的人,切不可服用舍“敏”或“苯”的感冒药。

如果仅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选择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秦克)就足够了。这类药只含有伪麻黄碱或去氢肾上腺素等解充血药,以及扑尔敏等抗过敏药。不过,高血压、甲亢、眼压高的人应慎用。

有的人感冒时不发烧,但会咳嗽,患者可选择没有“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的简称)”但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如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右美沙芬是复方感冒药中常见的止咳药成分,可待因也是不错的镇咳药,但它具有成瘾性,一般只推荐用于剧烈咳嗽者。

吃药过量了怎么办

抗生素、感冒药和退烧药,都是常用药物,但多在病情突发时使用,所以经常会出现用错药(包括剂量、用法等)的情况。这几类药物过量后,总约处理原则是:注意当时的不良反应,避免意外伤害;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反应严重者要去医院就诊,根据情况进行输液、洗胃或者催吐等。

通常来说,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多数安全性比较好,如果一次吃掉一天的剂量,理论上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它们毕竟不是非处方药,不可太大意。感冒药多是非处方药,安全性比较好,如果服用剂量比说明书建议的剂量多出了1-2倍,危险应该不会太大。

不过,药物在人体内有一个代谢、排泄的过程,如果已经过量服用1-2倍,就应间隔1-2次后再服用,否则药利浓度过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对于退烧药,如果服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多,体质虚弱者容易发生虚脱,所以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多喝水。因为这类事物都是患者在发烧时临时服用的,用药过量后,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决定下一次何时开始服用药物。

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和降压药的患者,如果过量服用药物,不良反应会比较明显。例如,降糖药和胰岛素过量,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低血糖晕厥;降压药过量,会导致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等。

因此,如果上述药物过量,需要积极补救,如果是降糖药过量,应立即进食主食,如糖块、馒头等,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情况决定是继续用药、调整药量,还是暂停一次。如果是降压药过量,要尽快躺下休息,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决定何时继续用药;如果患者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请遵医嘱”遵什么

在药品使用说明书及广告中,类似“请遵医嘱”的提醒随处可见。那么,患者在执行医嘱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1.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不同剂量的药物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剂量过低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会耽误病情,剂量过高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2.同一药物因所治疾病的不同,剂量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大家熟悉的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一般每次0.3-0.6克,一日3次;而用于预防脑梗塞时,每次150-300毫克,每日1次。

3.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剂量也不同。以口服片剂为例,就有普通片、缓释片、咀嚼片等。

4.注意用药的疗程,不能随意缩短或延长疗程。如高血压患者,一般须终身服用,不能停停用用。又如细菌、病毒感染的治疗,其疗程比较短,一般感染症状消失,退烧后再继续用3天。

5.注意合并用药所发生的问题。有些药物一起用可以增强疗效,但也有不少会增加不良反应、所以,在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开药前告诉医生四件事

高血压、糖屎病、关节炎等慢性病患者拿到处方时。常会问“这药效果咋样”,医生的回答往往是“先吃一段时间再说”。这可不是医生不负责任,而是因为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因素实在太多,医生必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针对这个现象,美国《预防》杂志列出了就诊时必须告诉医生的事,以便协助他们开出最适合患者的药。

生活习惯。“每个人的肝肾功能、遗传因素,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医生对药物的选择。”俄勒冈州卫生科学大学循证医学专家玛莎·格瑞博士介绍,以轻度高血压为例,对超重或轻度肥胖患者而言,只要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将体重减少5-10斤,血压就很有可能恢复正常。

用过的药。有时血压增高是因为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将自己的用药史告诉医生,不但能帮医生找到病因,还能方便医生开出最适合你的药。例如,如果你之前没吃过降压药,那首先可以考虑用利屎药降压,这类药物能通过促进排钠,从而降低血管张力。格瑞说:“很多高血压病人只用利尿药就能把血压降低到130/90mmHg,甚至更理想的120/80mmHg,而且副作用很少。”

得过的病。如果单用利尿药无法有效降压,就要考虑联合其他药物。你是否得过其他疾病,也会影响用药选择。例如,同时患有糖尿病或肾病的人,应该优先考虑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因为这类药物可以保护肾脏。

病情变化。高血压虽然属于“慢性病”,但急性发作时也会危及生命。因此,对病情的变化也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旦收缩压达到160mmHg,或舒张压达到100mmHg,需立刻联合用药迅速减压,患有冠心痛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利尿药的基础上加用能减慢心率的β受体阻断药。

结语:你的家里备了哪些药呢?消炎药、感冒药都是必备的药品,其他的可以据情况而定,你是怎么做的呢?(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号:2012.03,作者:辽一/佚名/易林/肖永红/杜怀莲/魏婧,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