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防控妊娠糖尿病
2023-07-17 10:54:15 责编:小OO
文档


小丽结婚后三个月就有了好消息,自然成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孕期半年后,没有什么不适的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做了例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他项目都正常,唯独空腹血糖值“高高在上”,医生告诉她得了糖尿病。小丽得的糖尿病比较特殊,因为发生在孕期,医学称为妊娠糖尿病。

统计资料显示,每30个孕妇中就有一人被妊娠糖尿病盯上。妊娠糖尿病不同于普通糖尿病,病因与孕期体内的荷尔蒙变化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各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量增多,迫使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糖代谢于正常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孕妇的胰腺都有足够的代偿能力,故代偿能力差或者胰岛素敏感性不够的孕妇容易出现糖代谢异常(这种异常大多在孕3个月以后)。如果又有不良因素的影响,您就很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了。

哪些危险因素“助纣为虐”

肥胖

肥胖是妊娠糖尿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重度肥胖孕妇,息上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性相当于体重正常者的22倍。原因在于肥胖者脂肪肥厚,而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不敏感,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胰腺长期高水平分泌胰岛素,招致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糖尿病。

膳食失当

比如孕妇无节制地进食,尤其是大量进食糖分高的果品,会对胰岛素分泌带来很大压力,造成代谢紊乱,而一旦胰岛素分泌失常,体内血糖得不到相应调节,妊娠糖尿病也就来了。

缺乏运动

法国医生发现,孕期勤于活动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小,比那些很少活动的女性要低23%。美国同行的资料亦显示,快步走但不进行剧烈运动的女性,与妊娠糖尿病结缘的可能性,比那些缓慢散步的女性低34%;每天快步走30分钟以上或爬15层楼梯,也可降低女性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而那些每周看电视达20小时以上,且运动强度很低的女性,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每周看电视少于2小时,且经常运动的女性要大2。3倍。

香烟烟雾

美国研究人员对4500名孕妇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吸烟的孕妇平均血糖值最高,而从未吸烟或戒烟的孕妇血糖值最低;其中,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糖尿病的概率达到47%,暴露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也达到10%。

显然,保持正常体重、合理营养、适度运动、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便成为你远离妊娠糖尿病阴影的护身之宝。

哪些人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孕妇年龄超过30岁;近亲中有糖尿病人;肥胖;反复自然流产;曾有过找不到原因的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和畸形史;孕妇有慢性高血压病;尿糖阳性;反复发生感染;妊娠胎儿大于孕周或分娩过巨大儿;羊水过多;有多食、多饮、多尿等情况的孕妇,均属高危险群。妊娠糖尿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且目前产前健保将血糖筛检列为自费项目,故医师一般仅针对高危险群孕妇进行筛检。其实若孕妇能全面性实施产前血糖筛检,除了减轻妊娠糖尿病所带来的风险之外,也可以找出有潜在糖尿病体质的人。

妊娠糖尿病的筛检与诊断

除了患有严重的高血糖症的妇女之外,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是根据口服葡萄糖耐受度的测试而得之。

接受筛检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做50克葡萄糖的筛检测试:不管孕妇前一餐什么时候进食,均需将50克的葡萄糖溶于300cc的水中,于3~5分钟内喝完,一小时后若血糖检验值超过140mg/dl,则需进一步安排100克葡萄糖的耐糖测试。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测试者,至少经过了3天不受的饮食(天天要摄取多于150g碳水化合物)与生理活动没有受到的情形下,在测试中不许抽烟,并于前一晚禁食的情形下,在翌日早上抽血后,喝下100克葡萄糖泡水400cc,并于一、二、三小时后再各抽一次血检查血糖值,

透过上述程序,便可获得4项检验值。四次血糖值中若有二项或二项以上超过标准,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掌握应对妊娠糖尿病的“武器”

一是调整饮食,原则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做到营养全面均衡,规律进餐,少量多餐,保证母胎双方的生理需要。每天的总热量按每公斤体重38千卡计算;碳水化合物以粮食及豆类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水果应放在餐后3小时左右食用,每天限在200~400克之间,并计算到总热量中,以草莓、猕猴桃等为首选,香蕉、荔枝、龙眼和葡萄等含热量较高,不宜多吃;而食糖、蜂蜜、巧克力、甜点等尤应避免。其他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也应适量安排。

二是适当运动,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持续20~30分钟即够,选择舒缓而不剧烈的项目,如散步、缓慢的游泳和太极拳等。但息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妊高征者例外,应以休息为主。

如果经过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仍不能控制血糖,则须借助于药物之功。但要注意,常用的降糖药不宜,如磺脲类降糖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胰腺增生和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巨大胎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并可能有致畸作用;双胍类降糖药可引起胎儿酸中毒;拜糖平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唯一的选择是胰岛素,既可有效控制血糖,又不通过胎盘,对母胎都很安全。使用要点是:最好用人胰岛素,了解所用胰岛素的类型、剂量和注射时间,注射部位要轮换,掌握防治低血糖的方法,做到安全用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