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犬皮肤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调查报告
2023-07-28 06:48:31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部分 概述

1犬皮肤病概述

由于犬皮肤病在各个季节均有发病及发病原因有很多种,并且比起传染病等,犬皮肤病发病几率较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经常不被主人关注,主人往往认为皮肤病不值得一提而忽视或者不积极治疗。犬皮肤病较为常见,并且相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是以真菌类皮肤病、皮脂溢疾病、细菌性皮肤病、寄生虫皮肤病、营养性皮肤病和先天遗传缺陷性皮肤病为主的报告及防治措施的论述。

犬皮肤真菌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动物间的互相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物体而传播。在养犬数量较多且密集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空气传播。体外寄生虫,如虱、蚤、蝇、螨等在传播上也有重要意义。此外,大、小家鼠对须毛藓菌病的传播,土壤对石膏状小孢于菌病的传播上都起一定作用。

根据大多数的文献参考来看,犬主要的皮肤病大约分为这几类,真菌性皮肤病、蠕形螨病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和皮脂溢。

2犬皮肤病的发病原因

犬的皮肤病多种多样,引起犬皮肤病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引起皮肤病的原因主要有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大多数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引起的;由犬小孢子菌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例如犬癣病。

寄生虫性皮肤病大致分为蠕形螨病、疥螨病、耳螨病,其中蠕形螨病是由蜱螨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猫蠕形螨分别寄生于犬、猫毛囊和皮脂腺内所引起的毛囊虫皮肤病;疥螨病是由蜱螨目、疥螨科、疥螨属的犬疥螨寄生于犬皮肤病内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耳螨病主要通过犬与犬之间的直接接触发生感染,特别在犬哺乳期更容易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脂溢性皮肤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引发的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与遗传有关的皮肤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引发的皮肤病等。

3犬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3.1犬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犬猫皮肤病常见症状中瘙痒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大方面(还有一些瘙痒病因如精神性和肿瘤性极为罕见):外寄生虫的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过敏症;脱毛主要原因:蠕形螨病、细菌引起的脓皮症、皮肤真菌病;丘疹主要原因:是单个或局部毛囊的炎症,最常见来自于各种潜在病因引起的脓皮症,部分猫的藓菌引起的粟粒性皮炎;皮屑:皮屑的出现几乎会发生在犬猫所有皮肤病的不同阶段;痂皮:指的是干燥的渗出物包括脓汁、血液和皮脂。皮肤癣菌病室友皮肤癣菌对毛发、爪及皮肤等角质组织引起的感染,皮肤癣菌侵入这些组织并在其中寄生,引起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渗出及结痂等。由皮肤癣菌引起的上述这些部位的感染称为皮肤癣菌病,又称癣。由皮肤癣菌以外的其他真菌引起的上述部位感染称为表皮真菌病。

细菌性皮肤病发病初七会在被毛周伟行程圆锥形隆起的硬结,皮肤肿胀,经常呈现红色,数天之后在部毛囊有灰黄色白色的脓性栓行程,后转换排脓。真菌性皮肤病常在全身各处行程圆形、不规则或者弥散性被毛脱落斑,特征为皮屑较多,一般很少有瘙痒,偶见瘙痒激烈。

患有皮脂溢的犬只大多会散发出脂肪变质的臭味,此种臭味非常特别,所以一般这类病例在刚进入诊疗室的时候就能够很容易的被辨别出来。患有干性皮脂溢的犬只皮肤和毛发通常较为干燥,有蜡感;患有油脂性皮脂溢的犬只皮肤和毛发则看起来比较油腻,有时会非常油腻。

3.2犬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犬蠕形螨病要早诊断、早治疗,如诊断不正确或治疗不及时,极易发展为全身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

一般遇到皮肤病的犬只,首先观察皮肤上的病变部位,看是否有红色小斑点,是否有皮屑;然后可以用紫外线灯在黑暗处照射看是否发生荧光反应,若发生荧光反应,则可以初步判断该犬有真菌性皮肤病。

寄生虫类皮肤病可以通过刮片,将患部皮肤刮屑物或者挤出毛囊分泌物镜检,若观察到蠕形螨特征性成虫或者幼虫即可做出判断。若为跳蚤、虱子、蜱等寄生虫,则可以在犬只的毛根处发现跳蚤的粪便和虱卵,看到很明显的吸满血的蜱虫。大多数患有寄生虫皮肤病的犬只会产生瘙痒,频繁抓耳挠腮或者抓蹭瘙痒部位,导致某特定部位出现结痂或者鳞屑。

细菌性皮肤病的则可以通过观察患犬病变部位,若表现为丘疹、脓包、皮屑上皮圈和周围组织的红斑、脱毛、结痂等病变来做初步诊断。通常很少使用细菌培养来确诊犬只是否患有细菌性皮肤病,因为此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

一般情况下,皮脂溢的犬只会散发出特殊气味,并且毛发和皮肤都会有很明显的脂溢特征,如皮肤或者毛发表现出非常油腻的现象。所以脂溢性皮肤病一般可以通过闻犬只散发出来的气味,观察犬只皮肤被毛情况和皮屑情况来作出诊断。

4犬皮肤病的防治措施

大多数的治疗方案为使用药浴,注射抗真菌的药物,犬表皮喷抗菌药物来治疗皮肤病。目前,伊维菌素作为蠕形螨全身性治疗药物,对初次使用该药物的患犬效果确实,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抗药性的产生,疗效随之下降。而在患部外用一些螨剂及收敛伤口药物,将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犬皮肤病尤其是皮脂溢问题的治疗和预防上,尝尝建议使用药用香波,因此必须明智地选择一个合适的配方,主要成分和适当的使用频率。质量方案应考虑短期和长期,以获得最佳的效果,提高畜主配合度,控制潜在副作用。沟通时重要的,应在沟通中强调外用香波对于小动物皮肤病质量的巨大意义。赵熠群在《上海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调查与治疗研究》中指出对2009年6月至12月间,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皮肤病的患犬,分别用酮康唑、特比萘芬、多拉菌素、伊维菌素进行治疗观察。发现治疗犬疥螨和犬蠕形螨感染时,使用多拉菌素的治愈率分别是85%(17/20)和80%(16/20);使用伊维菌素的治愈率分别是85%(17/20)和80%(16/20),治疗真菌感染时,使用酮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治愈率分别是85%(17/20)和90%(18/20)。

第二部分 调查报告

1 调查情况

1.1 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本人于2014-01-15至2014-04-30在无锡市安美宠物医院为期4个月的调查及收集资料。

1.2 调查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认真观察各种来诊的皮肤病患犬,并且通过问诊了解引起皮肤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同时使用各种治疗诊断仪器来确诊病因和皮肤病的种类,最后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以及愈后的防止措施。主要采取了统计病因、对各种不同类型皮肤病使用药物的种类、以及治愈概率等作出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相应的最佳防治措施。

1.3 调查内容

通过临床实践和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犬皮肤病的种类、发病原因和症状以及相应治疗方案和治愈率。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犬皮肤病种类及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本人在无锡市安美宠物医院调查收集资料期间,临床检查并调查了50例犬,我们首先对宠物进行了犬皮肤病化验检查,结果化验结果不能完全反应真实发病情况,所以后续又进行了荧光和刮皮等检查,综合检查结果表明,真菌性皮肤病感染率为22%,细菌性皮肤病感染率为8%,皮脂溢为6%,寄生虫皮肤病感染率为10%,在寄生虫皮肤病病例中,其中有2例为寄生虫和真菌性皮肤病混合感染,1例为寄生虫、真菌性皮肤病、皮脂溢混合感染(详见表2.1)。

表2.1 犬皮肤病的感染率及感染种类调查分析结果

犬皮肤病种类

发病犬数(只)

感染率(%)

真菌性皮肤病

11

22

细菌性皮肤病

4

8

寄生虫皮肤病

5

10

皮脂溢

3

6

2.2 引发犬皮肤病的原因调查分析

本人在调查期间诊断了多种犬皮肤病例,发现引发皮肤病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发原因:犬小孢子菌等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皮肤病;还有通过外界接触到的一些寄生虫如跳蚤、螨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皮肤病。我们通过对引发犬皮肤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真菌性皮肤病和细菌性皮肤病通过直接接触而获得感染源,从而引起真菌性和细菌性皮肤病;而寄生虫性皮肤病通常是由于犬只到外界玩耍嬉戏时感染到寄生虫而引发;皮脂溢则由于犬只的饮食习惯不好或者皮肤内的蜡质减少而引起。

在宠物医院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化验检查对犬的皮肤病进行诊断,很少采用问诊的方法,所以问诊的到信息较少,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影响到疾病的准确检查结果。通过对该病整体的诊断总结,犬皮肤病发病的原因具体见表2.2。

表2.2 犬皮肤病的类型及发病原因调查分析结果

犬皮肤病种类(病犬数)

发病原因

接触到患病犬(只)

草丛中玩耍(只)

大量使用肉类(只)

真菌性皮肤病(11)

1

3

-

细菌性皮肤病(4)

-

2

-

寄生虫皮肤病(5)

2

3

-

皮脂溢(3)

-

-

2

2.3 犬皮肤病的种类及发病特点

通过对犬皮肤病的诊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犬皮肤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及皮肤发病特点,如真菌性皮肤病,主要表现皮屑较多、被毛脱落,严重时许多癣斑连成一片;细菌性皮肤病则表现为被毛周围出现皮肤肿胀和红色小疙瘩;寄生虫性皮肤病,轻者被毛脱落、皮屑较多,重者皮肤可见丘疹、结节或红斑,病有脓包或脓肿形成;皮脂溢则具有严重的臭味,皮肤毛发看上去较为干燥。

发病犬的皮肤发病特点和寄生虫结构特点可见图2.3-1至图2.3-6。

2.4 犬皮肤病的防治方法和结果

本人调查所在医院对犬皮肤病主要采用以下治疗方法,喷抑制真菌生长的药剂;注射抗真菌药物,如安肤哆等,一周使用一次,巩固治疗;洗澡时使用指定的药浴,如真菌性皮肤病则使用抗真菌药浴,脂溢性皮肤病使用脂溢性药浴,一周两次。必要时可以将患病犬只的毛发剔除,方便涂药膏和喷抗菌药物,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药浴的作用。

在犬只皮肤病痊愈之后一定要将饲养的处所全面消毒,洗完澡之后注意一定要吹干;注意犬只的饮食,少食用油腻食物;尽量少带宠物去草丛嬉戏等;少和其他犬只接触。

下面是一例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案例,具体情况治疗方案、发病特点和治疗效果如图2.4-1和图2.4-2。

此犬是本人在调查过程中从治疗到治愈全程跟踪了解治疗效果的一只患犬。我们给该犬每周注射一次抗真菌药物,结合进行一周两次的药浴。治疗两周后,皮肤病有明显改善(图2.4-2)。该犬治疗周期大约为一个月,3月初患病,4月初的时候身上皮肤病基本治愈完全。

其他患病犬只大多采用药浴或者注射抗真菌药物来治疗(表2.4)。

表2.4 犬皮肤病的治疗方案

犬皮肤病种类/病犬数(只)

治疗方案

注射抗菌药物

药浴

注射药物+药浴

喷抗菌药物

涂抹杀虫药物

药浴+涂抹杀虫药

真菌性皮肤病/11

2

3

4

2

-

-

细菌性皮肤病/4

1

2

1

-

-

-

寄生虫皮肤病/5

-

3

-

-

1

1

皮脂溢/3

-

3

-

-

-

-

3。结论

在宠物医院中,大多数常见的犬类皮肤病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由于犬经常去草丛中嬉戏,感染到了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性皮肤病;二是由于犬只之间相互接触、洗完澡之后被毛未吹干或者生活环境较差等原因引起的真菌性或者细菌性皮肤病;还有一类是脂溢性皮肤病,由于犬只的饮食或者先天原因而引发的一类皮肤病。

寄生虫皮肤病和脂溢性皮肤病大多数是以药浴为主的治疗方案,而真菌性皮肤病和细菌性皮肤病除了通过药浴来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注射来治疗,药物注射结合药浴来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案效果较好。

犬只的皮肤病治愈之后要防止复发,此后一定要注意犬只的生活场所,饮食健康以及出去嬉戏时与其他犬只的交流。犬类皮肤病要做到真正的预防,犬只主人必须重视犬类的皮肤病,不能以为皮肤病是小病就不重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