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犬疥螨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
2023-07-28 06:50:50 责编:小OO
文档


犬疥螨病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病”。是由疥螨虫引起的犬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犬疥螨病以剧痒、患部渗出、脱毛、形成痂皮和向周围健康皮肤组织扩散为主要特征,犬疥螨病对人也有一定的传染性。该病主要是由健康犬直接接触患犬或者被患犬污染的饲料、工具、饮水等引起感染,也可通过宠物主人的手臂、衣服等造成该病的传播扩散。和其它动物不同,犬皮肤缺乏汗腺组织,且表皮的新陈代谢周期较短,犬表皮组织的自然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疥螨、痒螨等皮肤性寄生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见于皮肤卫生条件很差的犬。

犬疥螨病是较严重的犬皮肤病。疥螨属真螨目、疥螨科,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皮内。交配后,雌虫在犬皮内打洞,并在洞内产卵,卵经3-8天孵化。虫体呈圆球形, 躯体部无明显横缝, 在假头背面后方有一对粗短的垂直刚毛。足粗短,足吸盘位于不分节的柄上。犬疥螨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 个阶段, 且幼螨阶段致病力最强。疥螨离开宿主后在高湿低温的环境中更易存活, 各发育阶段的疥螨钻入宿主表皮内至少需要30 min,其钻入皮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其分泌物来溶解宿主组织。

癣病是由于真菌感染皮肤、毛发和爪甲后所致的疾病,主要是由犬小孢子菌感染的,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感染;猫的癣病95%以上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病犬患部断毛、掉毛或出现圆形脱毛区,皮屑较多。

一、病例介绍

斗牛犬,雄性,一岁,体重15kg。主诉大约五个月前犬的口鼻周围皮肤就发红,平时总喜欢蹭鼻头,抓挠颈部。主人怀疑是跳蚤感染,但使用多种除蚤药物都无明显疗效,病变部位不断扩大,病变程度也逐渐加深,遂来院就诊。临床检查患部皮肤明显增厚,潮红,被毛脱落,皮屑多,胸部和背部病变较严重(见图1、图2)。病犬剧烈瘙痒,用爪子抓挠脱毛部位,用嘴和鼻头反复摩擦地面,被毛杂乱。

二、诊断

通过发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诊断,在显微镜下检测到虫体即可确诊。

将病犬保定,暴露患部。取无菌手术刀片沿着与皮肤垂直方向反复刮取病变部位和健康皮肤交界处的皮屑,直到轻微出血。将刮取的皮屑放到载玻片上,滴加几滴10%氢氧化钾溶液,待皮屑溶解后置显微镜400倍下观察。取干净棉签蘸取化脓灶内容物,抹片,瑞氏染色,置于油镜观察,看是否有继发性细菌感染。诊断真菌感染常用Wood’s灯,镜检和真菌培养。Wood’s灯检查出现荧光为犬小孢子菌感染,而石膏样小孢子感染不易看到荧光,须发癣菌感染则无荧光出现。

镜检观察到近似圆形的虫体,呈微黄色,背面隆起,有4对足,呈游泳状爬行,为犬疥螨(见图3、图4)。显微镜下见到真菌菌丝(见图5)。

三、治疗

治疗原则:杀虫止痒、抗菌消炎,提高皮肤抵抗力。治疗方法:(1)将患部被毛剪掉,清洗患部,然后进行酮康唑药浴(2)伊维菌素(1%),0.5~1.0mg/kg体重,背部皮下注射,7d 1次,2~3次为一疗程。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瘙痒症状,用林可霉素10mg/kg体重与地塞米松0.5mg/kg体重混合皮下注射,1次/d,连用3d。(3)肌肉注射抗真菌2号,0.2ml/kg,7天一次,2~3次为一疗程。(4)。在治疗真菌病的时候补充B 族维生素,特别是VB1 和VB12 能够帮助皮肤疮面修复。锌制剂具有收敛皮肤伤口、止痒、止血、抗菌及干燥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添加维生素等物质,对于真菌性皮肤皮肤病的治疗具有增强作用。

四、预防

(1)犬皮肤病传播速度快,在实际饲养中应以预防为主,定期驱虫,减少本病的发生。

(2)犬洗浴过频可诱发本病,夏季1周1次,其他季节2~3周1次即可。

(3)日粮中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