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犬附红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07-28 06:42:25 责编:小OO
文档


犬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犬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血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液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上容易误诊,从而错失治疗时机导致死亡,因此及时真确诊断与科学治疗意义重大。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犬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多见于那些抵抗能力下降的犬,分娩、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饲养环境或饲料及其它疾病感染时,亦可能爆发本病。

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天气。冬季相对较少。 因夏秋季节蚊虫等吸血昆虫繁殖高峰期,蚊虫叮咬造成的血液传播,所以该病多见于居住地附近环境比较脏乱或有养殖场的地域。

本人就近期治愈过的病例与读者分享下治疗体会。

1、病例一

1.1 发病情况

拉布拉多犬,呼名大呆,年龄七岁,心跳:70次/分钟,体温:39.5摄氏度,呼吸:17次/分钟,体重:28公斤。该犬一天呕吐三到五次,呕吐物为暗黑色黏液,下泻黑色稀便。在其他医院诊断为服用毒鼠强或重金属中毒,医治无效。8月15日转入我院。

1.2 临床诊断

全身出现败血症,皮下溶血紫癜,口唇处有黄染,精神萎靡不振,不能自主抬头和进食。触诊肝区有明显痛感,X线征象:肝脏边缘钝圆,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肝脏后缘突出最后肋弓,胃移位明显。B超检查刚脏明显增大肝脏边缘变钝,肝脏边缘右结节性突起。脾体增厚整体移位。肝脾肿大明显。

1.3 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如下:

表1 血常规表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WBC

12.5

×109/L

OTHER%

0.750

RBC

5.28

×109/L

P—T

15

×109/L

HGB

125

g/l

LYM%

0.062

HCT

0.413

ED%

0.168

MCV

76.5

fL

LYM

0.8

×109/L

MCH

23.5

Pg

OTHER

9.1

×109/L

MCHC

308

g/L

ED

2.1

×109/L

表2 血生化表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ALB

23

G/L

CRE

121

μmol/L

ALP

544

U/L

GLU

3.4

μmol/L

ALT

906

U/L

Na+

145

mmol/L

AMY

1506

UM01/L

4.60

mmol/L

TBIL

18

UM01/L

146.8

U/L

BUN

16

g/L

TP

45

mmol/L

Ca+++

2.27

GLOB

22

mmol/L

PHOS

1.70

μmol/L

1.3 镜检

采血样滴生理盐水10倍稀释,混匀,加盖玻片,放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附红细胞体。

1.4 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和镜检,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

1.5 治疗

①输血治疗,保障机体基本血容量,输犬全血300ml,IM地塞米松10mg;

②保肝纠正机体酸碱度,古拉丁1.5g 小苏打50ml;

③维持疗法,静注液体和多种氨基酸;

④因机体长期贫血脾脏肿大,等待生命体征恢复进行脾脏摘除手术。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该犬于9月中旬治愈出院。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2、病例二

2.1 发病情况

博美犬,呼名:宝宝,体重:6kg,年龄:5岁,体温39。4摄氏度,心跳98次/分钟,呼吸36次/分钟。

2.2 临床症状

该犬早期出现持续低烧稽留热,体温一直维持在39.0摄氏度~39.5摄氏度。口舌黏膜轻度黄染,被毛蓬乱、精神不振,触诊腹部按压疼痛感明显,听诊蠕动消失,心脏出现心律不齐,心跳加快。

2.3 镜检

采血样滴生理盐水10倍稀释,混匀,加盖玻片,放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附红细胞体。

2.4 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和镜检,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

2.5 治疗

①输血治疗,保障机体基本血容量,输犬全血150ml,IM地塞米松4mg;

②保肝纠正机体酸碱度,古拉丁0.6g 小苏打20ml;

③维持疗法,静注液体和多种氨基酸;

④7天后注射贝尼尔连用两周,结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该犬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3、总结与讨论

3.1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7-9月份。本病可发生在全年龄段的犬种。本病初期病犬持续低烧、稽留热,而个别、四肢内侧、四肢肢端处出现紫癜。病程过长的会出现肢端坏死。后期出现口唇黏膜黄染,皮肤出现黄染,尿液呈茶褐色。取病犬血样滴一滴生理盐水10倍稀释,混匀,加盖玻片,放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各型虫体(晚期病犬无此症状),红细胞呈星型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放在油镜暗视野下,可见大部分红细胞边缘变形。

3.2 本病早期治疗治愈率较高,发病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早期发现时治疗本病的重点。本病在我省全科动物发病不是很多,很容易被忽略,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病犬生命垂危。所以早期诊断尤其重要。本病初期体温多在39.5摄氏度上下出现稽留热轻微黄疸。后期会出现皮下紫癜,胃黏膜出血,出现吐血和泻血,应该及时进行血液图片检查。

3.3 治疗首选药物为血虫净和三氮眯,但是这两种药均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在动物生命体征不好的状态下使用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如是生命体征不良时应先回复生命体征,最佳措施是进行全血输血,如机体严重贫血和脾脏肿大应先通过手术摘除脾脏。肝脏肿大或黄疸的病犬应给予保肝治疗和支持治疗。

3.4 本病后期大量红细胞溶解,溶解的红细胞碎片可能造成末端血管栓塞,在有些病例上出现的病犬左前肢腕关节以下出现干性坏疽,可能就是血管栓塞引起的。

3.5 本病无专门的疫苗可以接种预防,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远离带病动物、做好消毒杀虫和环境卫生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所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