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食材了解要全面
2023-07-20 00:52:58 责编:小OO
文档


一、织纹螺的介绍

织纹螺(英文名Nassariidae),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乌螺。

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易导致食物中毒,从外表看来,织纹螺形似圆锥体,大小与指甲盖相仿,盘旋8层,基部收缩。织纹螺的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炒熟的麦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食用织纹螺(去壳)的多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福建莆田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吃螺过节的习俗。主要生活在近海边的泥沙地和礁石附近。每年端午前后,这种螺生长成熟。

二、织纹螺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织纹螺的营养价值

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壮阳壮腰:促进性功能、生精助育。强精益气,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

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补肾虚:症状为“寒”,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

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织纹螺的做法

原料

织纹螺(500克)、冬笋片(75克)、冬菇片(4片)、葱段(45克)、黄酒(75克)、盐(少许)、菱粉(少许)、清汤(少许)

步骤

一、将织纹螺敲开,取出肉,除去尾部,用少许盐搓一搓,去尽织纹螺肉的黏液,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片成薄片,越薄越好,否则炒不嫩。

二、开旺火热猪油(30克)、锅,将片放下去一拉,倒出,滤去油。

三、织纹螺的毒性

毒性来源

有关资料表明,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富集了有毒藻类的一些神经麻醉毒素。

近年来,由于海水养殖及工业废和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南海、东海、渤海和黄海均在不同的季节频繁发生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类有些能够产生毒素,织纹螺由于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中毒病人主要成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毒性影响

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经检测,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致人死亡。织纹螺因其体内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四、织纹螺中毒症状及处理方法

中毒多为误食。织纹螺所含的毒素可能系麻痹性贝类毒素,以织纹螺的肝脏含毒最多,其次为肌肉、卵(精)巢及贮精器。食物中毒急救该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水溶性,能耐热、耐酸,有类似于箭毒的肌肉麻痹作用,其致毒物质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所必需的铀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及骨骼肌细胞,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及肌肉细胞的极化。食用20g就有中毒死亡危险。

临床表现

(1)潜伏期:食后一般数小时发病,最短为20分钟。

(2)中毒表现:初始症状为唇、舌、指端麻木及刺痛,继则言语不清、肢麻无力、头晕!头痛、嗜睡、步态不稳,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可发生昏迷、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而致死。今年上半年报道,2002年4月30日至5月11日福建省发生了7起中毒事件,共30人中毒,死亡3人。

食物中毒急救处理

1.催吐、洗胃、导泻。

2.吸氧,静脉输液,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应用。

3.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4.呼吸抑制者应作气管插管并辅助通气。

5.对症支持疗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