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呢
2023-07-22 20:04:42 责编:小OO
文档


我为了他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这句话,可以套用在各种不同的关系上,不管是朋友还是情人还是父母对小孩等等,都可能出现这样类似的句型。

认为自己的自以为是的付出,他人应该要满心感激地接受,这样的我是为他好我是对他好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而没有想过他的想法,或是对方是不是愿意接受或是想要这样的对待。

我们人都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并且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是别人的错,因为这样自己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如果只是发生一次,那么可以说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比较大,

如果是频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那么自己就要负起最大的责任,因为在人生的这出戏里面,唯一不变的角色,就是你自己。尤其在人际方面所发生的事情,一定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是人际,意思就是必须要有两个人才有办法发生的事情,如果妳跟一个人吵起来了,可能如果换一个人来讲,根本不会吵起来。

站在自己的立场其实也会知道,如果被激怒或是挑起情绪,通常都是因为对方的态度或讲话语气而不是因为事件本身。

有一个实验,是给观众看了一个无声的影片,内容是一个医生跟病患的谈话过程,根据对方的肢体语言与动作,观众对于医生的喜好观感程度,正好符合了决定了这个医生是否以后会被告的机率。

除非这个人特别奇怪或是特别固执,其实我们对于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光是陌生人跟熟人就是一个很常见的双重标准区分法。既然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大部份的问题出在于太执着于我认为这样是对的、我认为这样是好的、我认为这样他应该很开心、

我认为这样他会喜欢等等太多太多的我认为而不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所造成的偏差跟误解,也就是我们僵化的道德思维。

一个人会对妳如何,在于妳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对方面对妳的时候的奇檬子好不好,而不是取决于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我们都喜欢给人贴一个好人或是坏人的标签。

我记得在进击的巨人中有一段我很深刻的一段对话:阿尔敏找上在宪兵团的亚妮,希望能帮忙让艾伦逃脱,亚妮原本不想帮忙,就问阿尔敏我看起来那么像好人吗?

阿尔敏回答:好人只是用来称呼对自己有利的人,这世上不存在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人,如果亚妮不肯帮忙,对我来说亚妮就会成为坏人。其实我们所贴的好人、坏人的标签,只是对我们自己有利的标准而已。

没有人有义务当个好人,或是应该要对你好或是回应你的付出,就像是孝顺,如果是被逼的、被要求、被胁迫的,还能算是孝顺吗?在人际关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忘记了,就会变成一个凡事只会怨恨世界、他人、环境的一个让人只能用假面具对待、奉承的人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