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宝宝如厕能力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2023-07-22 17:41:03 责编:小OO
文档


把屎把尿,这是很多小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们都要做的,也确实是小时候的宝宝是不能自理的,把屎把尿的危害都有哪些呢?宝宝如厕能力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呢?

把屎把尿的危害:

1、经常腰痛

在把宝宝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家长都会采用传统的“把”的姿势,宝宝上身直立,家长握着宝宝的大腿把着。常常会看到很多时候,被“把”的宝宝的背是弯的,宝宝的腰腿部分成对折,所有的压力都到了宝宝的尾椎上,这对于一个脊柱没有发育完善的宝宝来说,是多大的考验?你有留意到你周围有多少经常腰不好的朋友吗?经常腰痛、背痛,把屎把尿对此是最早埋下隐患的。

2、情绪暴躁

在给宝宝把屎把尿把不出来,宝宝的身体已经扭动甚至哭闹,但家长依然不为所动的坚持不懈地为宝宝一把到底,全然不顾宝宝的意愿,有些家长甚至会抱怨宝宝不乖,不肯乖乖地被把。

其实真是宝宝不乖吗?其一是在给宝宝把屎把尿的过程中,把的姿势会刺激到宝宝的背部,使他因原始反射——迷路反射(我们常说的“小飞机”)的刺激而不断的往后打挺。其次,谁愿意在自己没有便意的时候总让人拎着去把呀?宝宝好好地在玩着,总被打断;宝宝不想排便,可是没有被把出便便来就要被一直把着,除了哭闹尖叫别无他法。这种感觉,就如你已经饱得要吐了还被人不断的塞食物到嘴巴里,给你,你会喜欢被这么对待吗?

3、引致脱肛的风险

痔疮、脱肛对于成人来说不少见吧?但如果告诉你把屎把尿会给宝宝带来脱肛的风险呢?再想想把宝宝的动作,宝宝上身直立,家长握着宝宝的大腿把着,容易使宝宝的腹压增大,直肠容易往下滑动,引致脱肛。4岁内的宝宝都容易出现脱肛,如果你不想宝宝现在面对脱肛的风险,日后承受痔疮带来的烦恼,那么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还要继续给宝宝把屎把尿了。

4、越来越不会表达便意

很多被把尿的宝宝,他实际上并不会很早的学会表达便意。而在我们接受家长的咨询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宝宝在被把尿后,对便意的感知并不强,不把就尿裤子,这与家长给宝宝把尿的目的明显的背道而驰。宝宝随着触觉和身体感知的发展,对自己便意的感知也会越来越清楚。

宝宝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大概在宝宝三岁的时候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宝宝控制大小便的基础。但把尿却容易给到宝宝错误的信息,让宝宝认为我不应该在感觉有便意的时候排尿,而是应该在被把的时候排便,所以使宝宝对便意的判断出现差错,不是根据便意排便,而是根据“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的排便。

5、排便恐惧症

一种总是担心尿在身上拉在身上而不断地主动去厕所,虽然大部分时候根本没有便意。另一种是惧怕排便,心理上极度回避排便。

宝宝如厕能力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第一,感知能力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家长应侧重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宝宝发展他们的内在感知能力发展的。

第二,便意表达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引导孩子简单有效的表达他们便意,及时获得看护人的帮助。

第三,肌肉控制发展阶段

很多宝宝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尿道和肛门括约肌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膀胱或大肠一点压力都会导致宝宝马上大小便。相关括约肌的发展是宝宝感知到便意后能够等待一下自行如厕的关键条件。

第四,自己穿脱衣裤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的手要发育的足够灵活,它们可以在夏季或冬季可以自如的穿脱裤子,不至于因无法脱下裤子而将屎尿排在身上。

把屎把尿的危害以及宝宝如厕能力发展就介绍到这里了,小时候还是不要经常把屎把尿,要不以后会给宝宝留下后遗症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