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豆豉的药用价值和禁忌人群副作用
2023-07-21 07:34:26 责编:小OO
文档


怪味幽香的食材——豆豉的药用价值和禁忌人群副作用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的成熟种子泡透蒸(煮)熟,发酵加工制成的食品,又名“香豉”“大豆豉”“酱豆”“发酵豆”“怪味豆”等,有黑豆豉、黄豆豉、淡豆豉、咸豆豉等不同种类。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称为“纳豆”。作为家常调味品,很适合烹饪鱼肉时解腥调味。

【营养及药用价值】

豆豉入药以淡豆豉为好,宜晒干生用。其性平偏凉,味甘、辛、咸、微苦;入肺(经)、心(经)、胃(经)、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含有较为丰富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分、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多种氨基酸以及钙、磷、铁、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清热解表、调和胃肠、清心除烦安神、调经退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感表证、寒热头痛、胸闷心烦、不得安眠、食欲低下、泻痢、腹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丹毒、口舌生疮等病症。

豆豉不仅保留了其“母亲”黄豆的营养价值,而且在发酵过程中又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还能溶解体内纤维蛋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和调节机体其他方面的生理机能。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包括食毒、药毒、酒精毒)。

1.感冒(风寒或寒湿):豆豉、大葱各20克,黄酒50克,水煎取汁服,每日2次。

2.食欲不振:豆豉以其特有的香气而开胃,能增进食欲,促进吸收消化。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就经常向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大量提供豆豉食用。

3.急性腹泻、痢疾腹痛:豆豉25克,水煎取汁服,每日2~3次;豆豉、大蒜头各15克,混合捣烂,每日分2次服;豆豉50克,薤白1把(切段),煮至薤熟,去滓取汁,分2次服。

4.虚烦不眠、心中懊:香豉40克(纱布包裹),栀子15个(打破)。先煎栀子,取汁,纳入豆豉,再煎煮取汁,分2次温服。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

5.血栓:豆豉中含有很高的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很适合血栓患者食用。

6.中风失语:豆豉适量,水煎取汁,加白酒少许温服,每日2次。

7.血尿:豆豉30~50克,水煎取汁服,每日2次。

8.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豆豉5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食盐少许,共煮食,每日1次。

9.乳房胀痛:豆豉60克,加麻油,与米饭同炒而食;豆豉250克,水煎,一半饮服,一半洗乳房,每日2次。

10.温疫发斑:豆豉500克,生地黄250克(切碎),猪肉1000克。混合浓煎五六沸,过滤取汁,加入雄黄末、麝香粉少许,搅拌后顿服,毒从皮肤出。

11.新生儿胎毒(败血症、皮肤感染发疹等):豆豉1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孕妇在怀孕中后期连服1个月左右,有预防作用。

12.丹毒:豆豉20克,炒酥(炒焦至无烟为止),研为细末,加香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13.服药过剂闷乱:豆豉适量,水煎取汁服,得吐即愈。

14.马肉中毒:豆豉25克,杏仁15克,水煎取汁服,每日2次。

15.阴茎肿痛:豆豉、蚯蚓(连湿泥)按1∶2的比例,加水捣烂后涂敷患部,干后即换。治疗期间忌食韭菜、大蒜。

16.口舌生疮:豆豉30克,取2/3浓煎口服;另1/3烘干研末,撒涂患处,每日数次。

注意事项

1.豆豉储存宜用陶瓷器皿密封为好,既可以较长时间保存,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忌生水入侵豆豉之中,以防发霉变质。

2.豆豉有“怪”味,脾胃虚寒且容易泛恶心者不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