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蒲公英治病的方法 蒲公英额哪些功效
2023-07-30 07:56:54 责编:小OO
文档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本草正义》说:“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效捷。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传统上蒲公英多用于治疗疮疔、乳痈等症。凡治疮毒、疔毒,以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外敷患处,或单独煎水内服,皆有良效。

蒲公英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根部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全草含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等化学成分。蒲公英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特别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皮肤真菌,并有轻泻和健胃的功效;而蒲公英浸剂则有利胆作用。

过去仅用于疗疮肿、化乳痈的蒲公英,近年来以其在消炎止痛方面的特效而得到广泛应用,堪称中草药中的“广谱抗菌素”。下面就介绍蒲公英治病的五个偏方:

偏方1:治疗痰热郁肺

蒲公英15克,金银花、鱼腥草、黄芩、桑白皮各12克,生栀子、知母、浙贝、北杏仁、瓜萎仁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偏方2:治疗咽喉肿痛

蒲公英、板蓝根各15克,黄芩、金银花、枳实、栀子、瓜萎皮各12克,浙贝、北杏仁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偏方3:治疗小便热淋

蒲公英、忍冬藤、车前草各18克,金钱草、白茅根各15克,黄芩、金银花、土茯苓、萹蓄、滑石各12克,木通、甘草各6克,水煎服。

偏方4:治疗痔疮

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均可,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鲜品用100~200克,干品用50~100克(编者注:蒲公英的常用量为10~30克),水煎服,每天1剂。有痔血者,则需将蒲公英炒至微黄,一般使用2~4天即可血止、肿消、痛除。对内痔嵌顿、血栓外痔及炎性外痔,则配合水煎熏洗。

偏方5: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取蒲公英鲜品20克、鸡蛋清1个、白糖少许。先将蒲公英捣烂,加入鸡蛋清、白糖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敷1次。此法十分奏效,患儿敷药后先觉局部有舒适、清凉感,继而疼痛减轻,2~3天腮肿缩小,全身症状明显改善,7~8天能控制发热并转向痊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