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医推荐有效偏方 虚人感冒治疗方法
2023-07-30 07:55:35 责编:小OO
文档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6克,枳壳9克,羌活9克,独活6克,茯苓9克,炒桔梗6克,人参6克,甘草5克,生姜2片,薄荷2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浮数而重取无力。

制方要义:本方原为素体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证而设。邪滞肌表,卫阳被遏,经脉不利,故寒热无汗,项强肢痛;素体脾弱气虚,易停湿生痰,加之风寒犯肺,肺气不宣,痰湿阻滞气机,故鼻塞胸闷,咳嗽有痰,苔腻脉浮;脉濡或重取无力,为正虚气弱之象。本证的病机要点在于风寒湿客于肌表经络、痰湿气阻于胸膈肺脾、正虚气弱无力祛邪外出,治宜解表祛风除寒湿,健脾化痰畅气机,益气扶正助祛邪。

方中羌活、独活辛温发散,祛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通利关节而止痛,为君药。柴胡辛散解肌退热,川芎行血祛风,助君药解表散邪、宣痹止痛,为臣药。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前胡祛痰,茯苓渗湿,合以畅气机而宽胸膈,除痰湿而止咳嗽;更以小量人参益气扶正以助解表,使祛邪不伤正,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兼助益气;生姜、薄荷发散外邪,也为佐使。全方正邪兼顾、表里兼治,祛邪而不伤正,可使表解里和。

效用特点:

1.寓补于散,祛邪不伤正。

2.内外并调,即祛风散寒除湿以解表,健脾化痰理气以和里。

3.解表尤擅散邪退热止痹痛,和里兼能健脾畅肺复升降。

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小儿、病后、产后、年老、体弱等外感风寒湿邪者。现代主要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湿疹、疮疡、痢疾等病。

用方原理:足太阳经脉行一身之表,主束骨而利关节;手太阴肺主宣降,外达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足太阴脾主运化,外通肌腠,与胃相表里。大凡气虚之体多兼停湿蕴痰,易感外邪,外感初发之时多见里外同病,且邪易入里。风寒夹湿外客肌表,营卫郁滞,则见寒热无汗、疮疡隐疹;或风湿滞于经脉关节,则见头身关节疼痛;在里之痰湿气滞,肺失宣降,水道不利,则见咳痰胸满、身肿尿少。若邪陷胃肠,清浊相混,则见腹痛泻利等症。本方具有多种功用,不仅能祛风散邪退寒热、行气和血散痈疮、除湿通络止痹痛,又能宣肺化痰宽胸膈、通畅气机利水湿、健脾升阳止泻,故临床被广泛运用于四季感冒、肌肤疮疡、风毒瘾疹、风湿痹证、痰嗽喘逆、水湿肿满、痢疾初起等病证。

此方以“透表和里”为特点,清代医家喻昌曾用本方治时疫初起之痢疾者,可使陷里之邪退表而解,痢疾得愈,被称为“逆流挽舟”之法,现代则多用于气虚或痰湿之人,感受风寒湿邪之胃肠型感冒者。

临证运用经验

1.根据原方证病机之偏颇加减:气不虚者,去人参;内湿不甚,去茯苓、枳壳;痰气阻滞重见胸满痰多,加旋覆花、鼠曲草、炒苏子;内有蕴热见口苦苔黄,加黄芩以清里热。风邪为甚加防风、荆芥,寒邪为甚加白芷、细辛,湿邪为甚加苍术、薏苡仁。

2.临床拓展运用:

①肺系病:感冒、流感属于风寒或夹湿见头痛热甚,加葱白、豆豉、葛根;邪郁化热入里见咽痛烦渴,加蚤休、板蓝根、石膏。支气管炎属内蕴痰湿,复感风寒见咳痰胸满,加半夏、橘红、杏仁。

②皮肤病:外科体表感染见疮疖初起,伴寒热、脉浮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此为“荆防败毒散”,或加银花、连翘,此为“银翘败毒散”。急性或慢性荨麻疹分别加荆芥、蝉衣、制僵蚕,或夜交藤、当归、地黄;湿疹加苦参、苍术、白鲜皮;牛皮癣加露蜂房、白鲜皮、赤芍;扁平疣加防风、苍术、薏苡仁。

③关节类病: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郁滞经络见关节疼痛,可选加威灵仙、桂枝、防己。

④胃肠病:急性腹泻或痢疾初起属表里同病,见恶寒发热、身痛腹泻,加车前子、苍术、神曲;腹痛痢疾,加白芍、木香、荷叶。

⑤急性肾炎属外邪郁表滞肺,见寒热无汗,身肿尿少,加麻黄、桑皮、车前子。

总之,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内有湿停气滞,或兼有气虚之证。临证用方当以寒热无汗、肢节酸痛,或皮肤疮疹、胸满咳痰、苔白、脉浮或重取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偏于辛温香燥,阴虚外感者忌用,痢疾属于湿热或无表证者不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