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服用时有哪些禁忌 滋补类中药如何服用
2023-07-30 07:42:58 责编:小OO
文档


“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是指世人喜进温补而忌攻下的用药心理,提示我们滋补类的中药应慎用,不然补身不成反伤身。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滋补之风渐渐盛行,人参、冬虫夏草、鹿茸、阿胶等名贵中药材被不少商家大肆宣传所谓的功效,似乎把进补与养生间画上了等号。

温补之药并非人人适宜。中医还有“虚不受补”、“六腑以通为补”等说法。对于进补不当的危害,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清代学者莫文泉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凡药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清代医家龙绘堂在《蠢子医》中也指出,“世人皆说补益好,岂知补益不当殊难了。”清代名医郑钦安更是说得透彻:“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身体健康者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大黄这类攻下威力比较强的中药也绝非洪水猛兽,大黄泻热通便、破积行淤、解毒止痛的功效被历代名医所称道。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很多医家巧用大黄妙手回春。所以,该补的时候补,该泻的时候还是要泻。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身边那些长寿的老人,有多少是靠吃补品延年益寿的呢?古代拥有天下奇珍补药的帝王们又有多少长寿的呢?相反,那些老寿星大多都是淡泊名利、粗茶淡饭。

所以,朋友们切不可迷信补品,养生之前一定要辨明体质,以免弄巧成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