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吃粽子时不能太快或太多
2023-07-30 07:40:13 责编:小OO
文档


端午节临近,香喷喷的粽子上市。不过健康专家提醒,粽子好吃但不要贪嘴,往年因多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人不在少数。下面,看看吃粽子有哪些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时不能吃

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袅袅青烟,粽叶飘香,让人忍不住想“趁热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极难消化,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

二、吃粽子时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发生消化不良甚至有类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较差的原因,极其容易因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家佳福食品公司提醒您,在吃粽子时,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一边喝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少吃一点,由于粽子时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极不易消化,建议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储存已久的粽子

自制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保质期是极其短暂的,如是天气炎热,最好及时吃掉,万一不行才存储在冰箱中,但最好在4天内吃完,且再次吃时一定要再次煮熟,要不会硬邦邦的,一点粽子的味道也没有了。当然,若是准备多存储些时日,可以选择真空包装的粽子,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以下3种人切忌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明祖食品提醒您以上人千万不可随性而吃,实在想吃了,尽量少吃。

五、在端午佳节前夕,提醒大家几点吃粽子注意事项,让大家过佳节无健康负担:

1、传统粽子大致分为南部粽或北部粽,两者差别在于,南部粽是将未经油炒的糯米直接与馅料包入粽叶,以蒸笼蒸熟;而北部粽则是糯米先经油炒,再与馅料包入粽叶后,直接水煮。两者比较之下,是以南部粽为较健康的选择。

2、糯米为含醣的五穀根茎类,若食用过量,血糖同样跟着上升,皆需多加留意。且糯米为支链淀粉不易消化,以一般女生拳头大的粽子而言,建议每日摄取量勿超过两颗,避免肠胃功能不适,如: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甚至是急性肠胃炎等问题症状出现。

3、食材的选择:尽量以瘦肉或豆乾来替代高脂的五花肉或肥绞肉,蛋白质价值相同,却可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摄取。咸蛋黄的胆固醇与钠含量皆高,建议尽量不选用,以乾香菰、菜脯、竹笋或蒟蒻丁为主,纤维量的增加可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坚果类的栗子或花生含有维生素E,但因油脂与热量偏高,建议酌量使用以搭配口感为主。猪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建议减少馅料的高油爆炒,可尝试以香椿提味。市售粽子许多都尝试以五穀米为主,五穀米的纤维量约为一般糯米的四倍,五穀粽的选择可为健康与血糖稳定加分。

4、一般粽子大小约3-5份主食,可替代一餐的主食份量,建议再搭配1-2碗的小鱼乾苦瓜汤或海带豆腐汤,补充适量蛋豆鱼肉类与与充足的青菜量,即可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5、调味品的选择,如:酱油膏、辣椒酱或甜辣酱等含钠量高,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或肾脏病人而言,容易引起血压上升,且增加肾脏的负担,建议少量食用或加水稀释后再使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