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的功效
2023-07-30 08:03:40 责编:小OO
文档


【方剂名】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切(15g) 大枣十二枚,擘(5枚) 枳实四枚,炙(9g) 大黄二两(6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分析】本方证为少阳邪热未解,初入阳明所致。但仍以少阳为主,故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说明病位仍未离少阳;但较小柴胡汤为重,则见郁郁微烦,呕不止;邪热初入阳明,虽有热结,但里实不甚,则见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本方系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与泻下并用的方剂。方中重用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君药。配伍黄芩清泄胆胃之热,与柴胡合用,和解少阳;大黄通腑泻热,祛瘀利胆;枳实破气消积,二药合用,内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以解心下急痛,半夏配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皆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共使药。综观全方,和解之中兼泻阳明,表里同治,使少阳得解,热结得下,内外诸证自除。方名“大柴胡汤”,是与小柴胡汤相对而言,小柴胡汤仅治少阳病,本方则治少阳阳明合病,其力量较小柴胡汤大,故名大柴胡汤。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使用注意】本方为少阳阳明合病而设,单纯少阳证或阳明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而阳明尚未热结成实者均非本方所宜。

【功用鉴别】大、小柴胡汤均有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均有和解少阳之功,用治少阳病。但大柴胡汤兼能内泻热结,用治少阳、阳明合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为主证;小柴胡汤功专和解少阳,又能扶正,用治少阳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为主证。

【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芩枳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