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非要“晨尿”不可吗 尿检
2023-07-30 08:06:37 责编:小OO
文档


尿检,非要“晨尿”不可吗?

就像抽血检查要空腹一样,大家普遍都认为,查小便最好是“晨尿”。我们提个要求很简单,可是检查者实际操作着实也有些麻烦:

“医生,我早上3点解一次小便,5点解一次小便,7点又解一次,哪一次是‘晨尿’呢?”

“医生,我早上6点就想解小便了,但是医院8点才开门,实在憋不住啊。”

或者有些人则是拎着一瓶留好的小便在医院跑,诸多不便。

到底,晨尿有什么“好”呢?

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而产生,而晨尿的优势之一在于,经过了一整夜的肾小管重吸收,尿液已经高度“浓缩”,同时往往偏酸性,尿中的有形成分不易破坏,又比较“充足”,最适合检查。

优势之二在于,晨起第一次,不易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

而晨尿的劣势,留取过程确实很麻烦。住院患者尚好,门诊患者往往尿液标本在体外存放时间太久,存放条件太差,同样可能影响结果。

同时,尿液在体内停留太久,有人认为也会造成一些细胞成分破坏。

所以有些医生,对“晨尿”还有另一种理解。他们将清晨第一次小便称为“过夜尿”,而将解掉“过夜尿”2-3小时后留取的尿液称为“晨尿”。也有人称之为“二次晨尿”。

那么不要“晨尿”又有什么影响?

首先,比如最常见的尿常规检测,它能反映尿液的诸多状态,是最基本的检查;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检查,很多时候是用于“定性”的。比如,判断这个人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并不要求精确到几岁。在这种情况下,还刻意追求这个人的月份大小,就没有太大意义。

其次是看检查的目的,比如希望看“尿糖”,那最好能空腹留尿液。而如果检查“尿蛋白”,“晨尿”可以减少活动对尿蛋白的影响,但留取随机一次的尿液也并没有太大影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可疑泌尿道感染,需行尿培养检查,为了提高培养阳性率,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努力克服,尽量留取“清晨第一次小便”。

相比较“晨尿”,医生更在意“清洁中段尿”。

先清洁外阴,然后“先解掉一点,留取中间一段小便”。避免外在污染。

同时,尽量留取小便之前避免运动,女性应避开经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