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2023-07-17 08:46:23 责编:小OO
文档


冬季是许多的疾病复发的季节,尤其是很多的中老年人,在冬季需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你们知道三叉神经痛是什么意思吗,三叉神经痛症状又有哪些呢?其实想要彻底的根治三叉神经痛,必须先了解三叉神经痛的原因,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一起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三叉神经痛简介 2、针灸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3、常见的神经痛类型有哪些 4、如何判断三叉神经痛

5、三叉神经痛主要的诊断方法 6、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宜常生气

7、三叉神经痛的特点表现 8、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三叉神经痛简介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而中医认为属于肝肾问题。

性别与年龄

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疼痛部位

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疼痛性质

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性疼痛,常人难以忍受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仅持续数秒到数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对肝肾损害极大,不建议长期服用,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服用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3、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2、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治疗,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3、微血管减压术(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

中医治疗

中医包括中药,针灸,中医穴位埋线。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痛苦小,疗效快,不易复发,无副作用。

针灸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疼痛耳穴针灸可治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刺激,如谈话、进食、咀嚼、咳嗽、洗脸、剃须、刷牙或冷风吹面均可诱发。因此,患者异常恐惧,行动极为小心,常不敢进食、谈话、洗脸和漱口,以致面容污秽、憔悴,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对患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医生一般的治疗是开镇静、止痛、消炎的药剂或者打封闭针,但疗效都不是很好。也可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后遗症大,可能引起患侧面部麻木,目前较少应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耳穴针灸来治疗。耳穴针灸是我国中医文化的瑰宝之一。有位70多岁的老婆婆三叉神经痛都痛了四五年了,每次痛起来,连洗脸、刷牙甚至是讲话都非常困难。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开一些镇静、止痛药物,暂时地止住了疼痛,没有办法根治。后来,听说耳穴针灸能治这个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中医。中医用耳穴“埋针”法治疗了三次,以后几年就再也没有复发过了。耳穴针灸在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在控制妇女月经和妇女痛经方面也是疗效显著。

为什么会发生三叉神经痛

很多人容易将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混淆起来,据专家介绍,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叉神经痛发作起来后疼痛难忍,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呢?

为什么会发生三叉神经痛

1、营养缺乏

很多女性朋友们的起因是减肥,由于少吃主食或是只吃素食而导致身体缺乏营养,体内所缺少的营养恰是某种元素的缺失,这就导致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运转,而且神经又是燃烧及消耗能量的组织,供应不足,脑组织缺氧,以致引起痉挛。

2、刺激性食物所致

刺激性的食物不但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香烟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对身体不好,是因为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我们为了提神会喝茶,是因为喝浓茶能增强神经兴奋并能导致小动脉痉挛。

3、精神刺激

有些人不知道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原因,其实常见的精神刺激是引发三叉神经痛的因素之一。一些朋友们是因为心理上、精神上的压抑,造成肝郁气阻、郁久成火,而致使疼痛发作。同时发作起来,情绪比较镇定的比情绪紧张的疼痛感小,反应也会相应的轻一些。

4、不善待疼痛触发点

我们的面部有许多触发点,粗心大意就会引起某个触发点的疼痛,并引致全身,每个人的触发点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大部分在嘴唇和眼睛附近。气候的变化也会引发三叉神经痛。

常见的神经痛类型有哪些

专家提醒:延误神经痛治疗后果很严重。下面,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下常见的神经痛类型有哪些。

专家表示,常见的神经痛为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1、三叉神经痛,以第2支疼痛较多见,年龄以40~50岁为多。

病人出现一侧颜面部骤然发作性闪痛,为时数秒到十几秒,自述似、烧灼样疼痛,难以忍受。常于发作时间用手搓揉痛侧颜面,以期减轻疼痛。由于经常揉搓,颜面部皮肤变粗糙,有时可有眉毛脱落。

发作时间有间歇,间歇时间长短不一,轻者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出现较长时间的间歇。治疗一般以维生素肌注营养神经,或手术切断神经等等。

2、坐骨神经痛,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

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痛,其疼痛发作可沿臀部、股骨后侧、小腿外侧、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当足拇趾向体侧后曲时,减少腰部与患肢活动,或点按环跳。

坐骨神经痛就是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出现疼痛。坐骨神经被牵拉时疼痛加剧,因此病人的患侧下肢常呈屈曲状态,以减轻疼痛。可用B族维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药,以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但是根本的办法还是治疗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

3、肋间神经痛可由肋骨骨折、胸椎转移性癌、带状疱疹等引起。

因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可见到在此疼痛区域内的皮肤损害,有成堆的簇状疹,皮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可有渗出或红肿。因此治疗肋间神经痛时,应以治其原发病灶为主,其次可针对疼痛进行治疗,以减轻局部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神经痛类型有哪些的介绍。

如何判断三叉神经痛

很多时候三叉神经痛很容易跟牙痛混为一谈。那么,我们怎么正确的判断三叉神经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一些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表现症状。及时发现,及时作出判断是很有用的。避免误诊。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发作起来比价突然,一般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持续数秒至1- 2分钟,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下面是三叉神经痛的一些表现。

①发作频繁者常感觉疼痛持续几小时或整天。而这种频繁的发作经数周或数月后可突然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疼痛,经一段时间后又可再发。

②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可伴有血管-植物神经症状,如患侧脸红、出汗、瞳孔散大、流泪、鼻粘膜充血、流鼻涕、唾液分布增多,皮肤温度增高、肿胀等。

③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谈话、进食、咳嗽、洗脸、剃须、刷牙、打哈欠或吹凉风等都可触发“扳机点”引起疼痛发作。

④疼痛发作常无先兆,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受累神经分布区域内的撕裂样、触电样、烧灼样、刀割样或炸裂样疼痛,病人难以忍受,痛不欲生。疼痛常先起始于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以后逐渐扩展。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发病特点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一旦得知患上该病,就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那么关于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发病特点呢?

三叉神经痛,普通人群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痛时如闪电,直击颌面部,然而临床超过半数患者都曾被误诊为牙疼。专家表示,不经正确治疗只会越来越痛,且痛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而包括药物、介入、手术等多种方法在内的治疗手段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病因、病情、年龄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典型症状是牙疼

有一位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该患者面部疼痛数月,拔掉了两颗牙后,疼痛仍不见消失,遂再次到医院拔牙,最后把一排牙齿全拔光了,但是,他的面部疼痛还是依然。最后经排查后,确诊该病人为三叉神经痛。

这些患者最初都以为自己面部疼痛是牙痛引起的,而拔了牙后疼痛却没有消失,最后才发现原来面部痛疼不是牙痛。临床统计发现,约有近5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自己患的是牙疼,所以患者首选光顾口腔科,实际上,约九成患者都是由于距脑干1-2厘米处的神经受到血管压迫,造成三叉神经痛,还有极少数则为肿瘤引起的疼痛。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三叉神经痛不经治疗很少会自然好转,它的程度会一步步加深,发展到后来患者常觉生不如死。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原发性,到目前仍难找到真正原因。第二类属于继发性,即从三叉神经自脑桥发出至支配面部皮肤感觉的通路上受到病变的刺激、压迫而产生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率达到普通人群的千分之一,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更多见于中年女性,或与人体内分泌水平有关,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此病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

三招自鉴三叉神经痛

1、如果服用普通的止痛药后,牙疼不见好转,则可排除是牙周等炎症性的疼痛,而是神经疼痛。

2、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龋齿、牙周炎等相关炎症,牙齿却依然疼痛难当,则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或者肿瘤所引起。

3、从疼痛表现来看,牙齿炎症、慢性疼痛一般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疼痛,而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则是闪电般的剧烈疼痛,通常持续几秒钟,每天发作几次,让人难以忍受。

“耳后打洞”解除疼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应根据病人的病因、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细分后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一般来说多会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纯粹只能起到止痛效果,而且使用太多可能对肝肾产生损害。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其他手术方法皆因治疗效果差,手术合并症多,现已较少采用。

微血管减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在患侧耳后作一个5cm左右的切口,颅骨开窗约2cm。在手术显微镜下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将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与三叉神经垫开。整个手术在1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神经和脑组织几乎无任何损伤。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疼痛即可消失,并得到永久治愈。

此外,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和头部伽玛刀治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另外还有注射疗法、射频热凝疗法、伽玛刀治疗。

三叉神经痛主要的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表现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一般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病并不困难。但要注意排除继发性子叉神经痛。对于疼痛的程度日前尚没有客观有效的鉴别方法,习惯仍沿用10段分级法。三叉神经痛一般都可达8级以上。

1.查找和确定“扳机点” 可用触、摩、压、揉等手法由轻到重地查找可疑的“扳机点”。常见的“扳机点”在唇颊教膜、牙濒、眼险和口周皮肤等处。

2.采用传导麻醉封闭,确定三叉神经的发病分支 为了淮确无误地判断疼痛的分支及疼痛涉及的范围,用1%—2%的普鲁卡因液注射于神经孔处以阻断相应的神经干,进行诊断性封闭。麻醉时应先由末梢支开始,无效时再向近中枢端注射。第一支痛时,应封闭眶kZL及其周围。

第二支痛时,应根据疼痛部位将选择性地注人眶下孔、额面孔、切牙孔、脖大孔、上颌结节部,最后麻醉回孔。第二支痛时,则应先麻醉研L、下牙神经孔,最后麻醉卵圆孔。当“扳机点”位于舌神经分布区域时,还应做舌神经的麻醉。

在封闭上述各神经干后,如果疼痛停止,刺激“扳机点”也无引起疼痛发作,则可确定是相应神经分支的疼痛。必要时在1—2天内再重复进行一次诊断性封闭,诊断会更准确。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

不少人会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混淆了,因为两者比较相似,但是如果注意区分,我们还是能够区别开来的。那么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呢?请看以下介绍。

1、疼痛的部位

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位于眉弓、前额和上睑;第二支疼痛位于上唇、上齿根、面颊部、鼻翼、下睑和颧部;第三支疼痛位于下唇、下齿根、颏部、有时影响至舌及耳颞部。以一侧的第二、三支合并痛最常见,其次为单独的第三支,再次是第二支,单独第一支疼痛最少见。

2、疼痛的性质及剧烈程度

疼痛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然起病,迅速停止,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范围内突发的刀割、电击或撕裂样剧痛。

3、疼痛发作的时间

每次仅持续数秒至2分钟内骤然停止,间歇期一如常人。

4、并发症状

发作时可引起痛侧流涎、流泪和面肌抽搐等。

5、诱发因素

严重者洗脸、刷牙、说话时均可引起疼痛发作,以致不敢做这些动作。

6、不痛时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三叉神经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1.吞咽神经痛

较少见,与三叉神经痛比例为1∶70~1∶100,多见于年轻妇女。疼痛部位在舌根、扁桃体、咽部及外耳道等处。常在进食、吞咽、说话时诱发,扁桃体可有压痛。用4%可卡因或1%地卡因喷于咽部、扁桃体及舌根部,如能止痛即可确诊,并可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2.蝶腭神经节痛

又称Sluder病,病因不详,可能与鼻窦感染有关。疼痛位于颜面深部,可由牙部发出,放射至鼻根、颧、上颌、眼眶、乳突、耳部、枕部、肩部及手部等处,眼眶可有压痛。疼痛呈烧灼样或钻样,阵发性或持续性,无一定规律。发作时病侧鼻黏膜充血、鼻阻塞、流泪等。该病行蝶腭神经节封闭有效。

3.不典型面部神经痛

可能与血管运动障碍有关,也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障碍有关。多见于青壮年,疼痛分布不沿神经分布,往往超出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疼痛多由颜面开始,向额、顶、枕部甚至颈肩部放射。疼痛较弥散、深在,不易定位,无“扳机点”,持续时间较长。发作时常常有同侧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流泪、潮红、鼻黏膜充血。用普鲁卡因阻断神经传导不能抑制疼痛发作,而用血管收缩或镇痛药物常有效,组胺脱敏疗法也有一定疗效。

4.膝状神经节痛

病因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为发作性耳部疼痛,咀嚼、讲话和吞咽时不疼痛,但叩击面神经可诱发疼痛。

5.三叉神经炎

可由流感、上颌窦炎、额窦炎、下颌骨骨髓炎、伤寒、疟疾、糖尿病、痛风、酒精中毒、铅中毒、食物中毒等引起。疼痛呈持续性,压迫神经分支疼痛加剧。三叉神经区感觉减退或过敏,可伴有运动支功能障碍。

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宜常生气

专家介绍,三叉神经痛是头面部神经痛疾病中最常见的,其不仅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同时,其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对此,专家提醒,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宜常生气,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三叉神经痛的防治。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为痛觉神经纤维传导异常所致。生气上火则会对三叉神经造 成刺激,这就会发生三叉神经痛或者使三叉神经痛再次复发。

因此专家提醒患者,不要经常生气,更不要情绪激动,平日里多吃一些清淡但是有营养的饮食,尤其是不要饮酒和抽烟,饮酒和抽烟可能会导致 血管扩张,从而压迫三叉神经根,诱使疼痛发作。

除日常控制自己情绪外,三叉神经痛患者也不可用冷水洗脸,对大部分人来说用冷水洗脸可以预防 感冒,但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来说,用冷水洗脸,寒冷刺激会让三叉神经痛变得非常敏感易发。因此 ,三叉神经痛患者,最好用温水洗脸,避免面部遇冷。

温馨提示:夏季应警惕三叉神经痛

专家提醒大家:夏天也是三叉神经痛的高发期。三叉神经痛由于疼痛剧烈,素有“天下第一痛”之称,患过三叉神经痛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性痛。寒冷容易诱发三叉神经痛,而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里或直接对着空调吹,导致三叉神经痛发作的可能性非常大,应谨防三叉神经痛复发。

三叉神经痛与哪四种疾病联系在一起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表现的症状有面部神经剧烈疼痛,同时还会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那么三叉神经痛出现的这些症状又跟那些疾病有关呢?

一、脑干三叉神经束核和感觉核的异常兴奋性放电

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脑干三叉神经束核和感觉核的异常兴奋性放电而引起三叉神经痛的都很常见,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预防三叉神经痛极为有利。

二、颅内肿瘤压迫

颅内肿瘤压迫是导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原因,这种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痛高发于中青年患者,当存在颅内的肿瘤被摘除后,患者的三叉神经痛也会随之慢慢痊愈。

三、脑血管微型障碍

血管对神经的波动性压力,被认为是导致大多数患者三叉神经痛的可能原因。临床上也常见到有些脑血管及脑组织畸形的患者,在这种疾病发作的某个阶段会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四、脱髓鞘改变

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改变和发病原因。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时,会发生脱髓鞘性变,如解剖结构异常,血管畸形、骨孔压骨膜炎症、动脉硬化等,这些都有可能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会造成哪些危害

三叉神经痛一种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随着病情的加重,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那么,三叉神经痛的危害大吗?

三叉神经痛的性质犹如刀割、针刺、电击或烧灼样,其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增加,自然间歇期逐渐缩短,严重时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的疼痛发作,导致患者不敢洗脸,畏惧进食、漱口和刷牙,营养不良,面容污秽,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

三叉神经痛患者心情焦虑,悲观失望,不能忍受其痛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长时间的抑郁使患者表情淡漠,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因其治疗困难,疼痛难忍,使患者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被人们认为是最痛苦和最顽固的疾病之一。

三叉神经痛能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紊乱。其反复发作的疼痛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糖原分解作用加强,加之许多三叉神经痛患者畏惧进食,使机体呈现负氮平衡状态。

三叉神经痛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性增强,又可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温馨小贴士: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血管压迫

关于压迫程度,根据手术中所见可将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分为3级:I级,血管密切接触神经根,但没有在神经根上形成明显可见的压痕;Ⅱ级,神经根被血管推移和(或)神经根扭曲;11I级,血管在神经根上形成明显的凹痕。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表现

①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常局限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②疼痛性质。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种。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血管压迫有以下几种:

①小脑上动脉,于脑桥上缘由基底动脉末端发出,距离大脑后动脉根部1—2mm,有时与之共干。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伴行,绕大脑脚后行至小脑的上表面,两者之间有动。

眼神经穿过。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根部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

②小脑前下动脉,自基底动脉下部发出,也可来源于椎动脉上部,位于三叉神经的下方,向后外方走行,越过Ⅵ、Ⅶ、Ⅷ颅神经的腹侧面,在绒球外上方形成血管襻,并于襻上发出迷路动脉。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

③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较为少见的责任血管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

三叉神经痛该如何预防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是一种非神经性、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痛疾病。

专家指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高,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1、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可呈撕裂样、电灼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等。

2、疼痛发作常无预兆,为骤然发生的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