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低血压的病因与防治 低血压的症状
2023-07-17 08:46:39 责编:小OO
文档


生活中,很多人早上常常会出现四肢无力,头痛头晕。尤其是在长蹲之后,这种症状更为明显。这时,你就需要考虑到低血压了。那么,什么是低血压呢?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得了低血压该怎么办,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下!

低血压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蹲久了以后,突然站起来常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有的人认为这是贫血,也有一些人觉得是低血压。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低血压有着什么样的症状?

绝大多数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头晕是由于人站起来时,体位的突然变化,导致血液大量地往下肢涌去,这样一来,头部的血就不够用了,大脑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而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很快就能恢复。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头晕就是低血压,低血压有其动脉血压标准及其他相应的症状。

首先,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按常规测量法,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就像高血压一般,低血压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其中原发性低血压占大多数。原发性低血压的主要表现有:

①疲乏与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精神萎靡、四肢酸软无力,而这种乏力并非都是由疲劳所致。

②头痛与头晕,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搏动性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因突然改变体位,如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

③心前区隐痛或不适,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④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

⑤内分泌功能减退,部分患者有低血糖和性功能衰退表现。

⑥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血液测值也在低血压的范围之内,但是并没有出现低血压相应的症状,人体的各项生理系统也没有异常。这部分人群亦属于健康人群,其比例大概占健康人的2.5%-3.5%,常出现于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中,我们称这类低血压为生理性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是缓慢发生的,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通常无症状性低血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通过参加体力活动来增强体质,提高对血压变化的调节能力。原发性低血压可通过饮食调养、运动和药物治疗。若是继发性低血压,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低血压的原因

急性低血压多因其他严重疾病引起,如心肌梗塞、中风、大出血等。可引起昏厥或休克,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慢性低血压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炎症、溃疡等,且多见于青年女性。

一、低血压的常见病因

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二者的具体情况如下: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的低血压病:

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压病可分为:

(1)原发性低血压病: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低血压病)。

(2)继发性低血压病: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其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二、低血压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某些调节血压的物质排泌失衡,如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类等升压物质分泌降低,而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舒血管物质增多,也可能参与低血压病的形成。至于遗传因素,年轻时患过某些传染病,慢性扁桃体炎,咽峡炎,营养失调如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缺乏,以及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职业等等对低血压病的产生也可能有关。

低血压怎么办

低血压患者日常生活预防常识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要预防低血压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千万不要吃玉米等类降血压食物!

结语:低血压常常出现如贫血一般的症状,所以易被很多人混淆。低血压常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情郁闷等症状,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昏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们一定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要定期测量血压,积极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

延伸阅读:

低血压也能致中风 夜间易出现低血压老年性低血压低血压 如何预防低血压莲雾的功效与作用 经常食用莲雾可以减低血压荸荠豆腐紫菜汤 降低血压的营养汤红萝卜的功效与作用 红萝卜有着降低血压的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