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夏季如何祛湿解毒_夏季祛湿解毒的方法
2023-07-17 08:15:33 责编:小OO
文档


夏季养生常吃绿豆芽利湿解毒 运动不宜强度过大。“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们开始步入炎热的季节,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之说。所以,小暑开始,人们将会受到暑、湿的影响。中医讲,春夏养阳,而夏季又与心相关,所以小暑节气开始后,大家应注意固护心阳,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等,容易心阳不舒,会有心烦不安、乏力、喘气憋挺的不适出现。

夏季如何祛湿解毒_夏季祛湿解毒的方法

进入小暑后,人们的汗液分泌越来越多,多喝水是必要的,建议喝温开水或凉开水,一定不要喝生水,或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水,容易引发肠炎等病症的发生。

小暑过后,大家可以多吃些绿豆芽,不但可以解暑,更可以解暑瘟;饮食尽量清淡,可以多利用绿豆,如喝绿豆水,做绿豆饭、绿豆粥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湿、解毒功效。如果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可以多吃一些芬香类的蔬菜,如香菜、黄花菜等,可以增加食欲。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是很有道理的。”杨德清主任介绍说,大家现在可能觉得木头都很干爽,其实,此时暑湿当令,木头里面都是潮湿的,尤其是露天的木椅,即便在阳光下,也建议不坐,尤其不能久坐,否则容易使湿邪侵入体内,诱发风湿的发生。

夏季不宜露宿,此时人体汗腺分泌旺盛,毛孔处在开放的状态,机体的抵抗能力较弱,而夜间气温低,寒邪、湿邪容易侵入体内,从而导致感冒、腹泻等病症的发生。这个时候应该少用空调,而多通风,否则容易发生空调病。

此时的运动应“少动多静”,尤其不宜进行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否则容易发生中暑;虽然气温较高,但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建议多做头部运动,如用十指轻挠头皮,双手干洗脸等,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助于养生。

夏季祛湿是养生大事

湿为长夏主气,夏季雨多地湿上蒸,是四季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最易感受外湿。除去外界来源的湿气,还有内湿。内湿则是因为脾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引起的。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由于脾胃虚消化能量不足,或者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湿气,归根结底是脾气虚的原因,湿只是表征。

都说“十病九湿”,趁着夏季养脾祛湿,不仅祛湿同时也可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体内有湿的表现

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睡了很久,起床后还是觉得脑袋沉沉的,也是体内有湿邪的表现。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胖大舌”、“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4、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观察大便,如果大便长期不成形,稀溏,说明体内有湿气;如果大便成形,但总黏在马桶上,用水冲不下去,也说明体内有湿气;而便秘的人排出大便后不成形,那说明体内湿邪实在太重了。

5、另外,还有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小肚子大、耳内湿(耳禅湿)、阴部潮湿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夏季祛湿常见食疗汤饮

如有体内有湿的现象,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可以从当年5月至9月注意保证祛湿食疗饮食,同时避免暴饮暴食,过多油腻及甜食,多吃蔬果、粗杂粮、薯类。

1、红豆薏米汤

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薏米红豆粥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可以当解渴的茶喝。

2 、五豆汤

五豆汤实际是四豆一草。

食材为:红小豆10克,绿小豆10g,黑豆10克,白扁豆10克,生甘草3克。先把豆子浸泡10小时后,放入甘草一起煮汤。煮好后,甘草弃掉不要。

功能:补肾健脾,清热利水,适用于冷热交替环境的人。

甘草:在夏季,白天可能受暑热,夜里也可能贪凉,放甘草既能祛暑清热,又能补中益气,而且缓急止痛,还有一定的助消化作用。绿豆是清热的,黑豆是补肾的,红豆是补心利水的,白扁豆是健脾养胃的。

3、扁豆茯苓饮

扁豆20克,茯苓20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

功能:益气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

白扁豆:入脾胃二经,能通利三焦,化湿而不燥烈,甘温补脾而不滋腻,具有解暑化湿、补脾止泻的作用,常年脾虚有湿,食少便溏诸症尤为宜用。

4、黄瓜祛湿汤

老黄瓜(去瓤)、陈皮、老鸭肾(切片)、粳米煮汤。

功能:去烦热、去小便赤热。

5、健脾祛湿汤

淮山(干品)、土茯芩、薏米,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适宜脾胃功能差者饮用。

山药:可以用于脾胃虚弱,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皆可运用。

6、绿豆薏米汤

材料:绿豆150克,薏米50克,陈皮1个,冰糖少许。

做法:绿豆与薏米洗净后,加水煮至绿豆脱皮,熄火,闷约1个小时后,加入陈皮1个、冰糖少许,以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煮至绿豆变沙,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有清热解毒、除湿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湿热引起的心烦热盛、胃胀胃痛、呕吐腹泻、头身重痛、疲乏困倦等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