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冬季艾灸养生:温经通络、驱寒逐湿
2023-07-17 08:15:16 责编:小OO
文档


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中医学认为,艾灸可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调整人体的阳气,属于温补,在秋冬季节使用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冬季艾灸养生:温经通络、驱寒逐湿

在冬季做艾灸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淤散结。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艾灸保健法所需的用具和操作方法都更为简便——只需要一只手和一根艾条。比如,女性朋友冬天如果常感到手脚冰冷、小腹冷痛,可以温灸关元穴(肚脐正下方四横指),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用艾条悬灸或将艾绒搓成数个小圆锥状,下面垫姜片或附子片灸都可以。

冬季艾灸养生

冬季艾灸补阳气:两大养生穴最关键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阳气潜藏,人体代谢缓慢,而万病皆损于阳气。因此冬至过后防病养生,补阳是关键所在。艾灸,是驱寒补阳不错的选择。冬季艾灸补阳,一定要灸神阙穴和关元穴。

1、艾灸神阙穴: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2、艾灸关元穴: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艾灸需辨清体质,不能太频繁

艾灸作为中医一种传统的保健养生方法,虽可疏通经络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并不是人人适合。因此建议,在做艾灸前,最好到正规医院辨清体质,以及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艾灸穴位,而不是盲目地在家里自己艾灸。

艾灸保健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体质虚寒一般表现为面色黄白、手脚发凉、大便稀软、怕风怕冷等。身体阴虚火旺、湿热重等人群就不适合使用艾灸。比如感冒发烧时,不能艾灸;便秘、甲亢也不能艾灸;高血压者血压不稳时不能使用,其他如有口干、潮热、盗汗、口苦、小便黄赤、面红目赤等情况也不宜使用。

此外,要注意的是,面部或身体上的痤疮、急性湿疹、身发高热、局部皮肤破损的不能使用;还有女性在怀孕和经期不能使用艾灸;平日容易有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时应禁用。

还有极度疲劳,过饥或者过饱、酒醉、情绪不稳的人不适合艾灸。对患有某些传染病,和身体极度衰竭、消瘦的人不应进行艾灸。无自制能力的人也建议不要使用。

艾灸虽然方便,但是操作时要小心,由于艾灸温度很高,会烫伤皮肤,所以做艾灸时要注意艾条等艾灸材料与皮肤的距离,不能离皮肤太近。在艾灸过程中,要避免艾条等艾灸材料的灰掉到身体上烫伤皮肤,大家可以拿袋子或者盆接灰。做艾灸次数不能太频繁,每天一到两次为宜,时间不能过长,半个小时以内为佳,而且,艾灸需坚持,做多了效果才会明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