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活血化瘀
2023-07-17 08:09:19 责编:小OO
文档


有关刮痧最早的文献记载于晋代葛洪《肘后救急方》,该书卷七《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中记载沙虱侵入人体后出现皮肤发疹并伴有寒热疼痛、百节强等症状。清代郭志邃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痧症专著《痧胀玉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痧症的病名、临床证候、病因病机、辨证以及外治、内服的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活血化瘀

郭氏还强调:头额、腿上痧刮痧法“用棉纱线或麻线 ,蘸香油刮之”“, 大小腹软肉内痧 ,用食盐以手擦之 ,宜用油盐刮其皮肤”。清代张路玉在叙述刮痧时强调“: 举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 ,有以苎麻水湿刮之者 ,以瓷油润之者。”明清医学家刮痧法所用棉纱线、麻线、油线、苎麻水湿刮法 ,不难看出 ,与 2000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之“布炙以熨”、“抚以布”等等 ,显然有着密切的渊源。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