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男性易忽视的15种癌症信号 癌症信号暗示
2023-07-17 09:04:44 责编:小OO
文档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都会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对于一些身体的小毛病往往是置之不理的,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些症状都是癌症信号哦,如果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生活饮食习惯经常出现身体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等等的症状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啦,很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哦。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男人因为忙,所以当身体出现症状的时候也不愿意去看医生。其实男人患有癌症的也不在少数,如果早期发现并且进行及时的治疗的话,还是可以挽救大部分人的性命的。

现将和男性癌症有关的15种症状列举如下:

乳房肿块

绝大多数男性不会想到患乳癌,往往认为这是女性的“专利”。其实它虽很少见,却是有可能的。当男性发现乳房有肿块时,尤其是局部皮肤凹陷有皱纹,乳头内缩或有分泌物,乳房发红或脱屑,一定要去就诊。

疼痛

虽然绝大多数疼痛不是癌症,但局部持续疼痛,应该就诊。即使医生诊断不是癌症,其他疾患也都得到治疗,是值得的。

睾丸改变

当睾丸有任何症状时都应请医生检查。例如睾丸增大或萎缩,或者有块,或者阴囊有沉重感等。有时睾丸肿瘤生长极快,所以早期发现是关键。

淋巴结改变

如果你的腋下以及颈部或者是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发现有肿块或者是淋巴结肿大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就诊。尤其是当你的淋巴结一旦持续额增大一个月之后,这个时候是一定要请医生进行检查的。

发热

如果有发热而原因不明,就有可能是肿瘤。当然多数发热是因感染或肺炎等,也应请医生诊治。有些癌症在某一时期会引起发热,如癌症扩散、转移,或因血癌,如淋巴瘤或白血病。所以不能解释的发热一定要找医生。

体重减轻

你并没有节食及运动减肥,但体重却明显下降。如在短期内(如几周)减轻10%以上,就应就医。

腹部不断绞痛并有抑郁

如果腹痛,并有抑郁症,就应好好检查,因胰腺癌与抑郁症有关。其他症状还可能有黄疸或大便颜色改变,如灰色便。

疲乏

疲乏也是癌症中很常见的一种症状。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工作或者是活动久了而产生乏力感。如果你经常性的感觉到极度的疲乏而休息之后并不能够及时的消除你的疲乏感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进行就医了,因为i额很有可能与癌症有关。像是白血病、某些结肠癌以及胃癌等等的。

持续咳嗽

感冒、流感、过敏等都会咳嗽,某些药的副作用也有咳嗽。但久咳(指咳三四周以上),则不应忽略,尤其是吸烟者,应就医。它可能是肺癌的症状,也可能是慢性支管炎或酸反流。

吞咽困难

有些人感到吞咽困难,但不以为意,自己认为多吃些流质,多喝汤,就解决了问题。其实吞咽困难可能因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要请医生检查。

皮肤改变

皮肤上色素痣增大,大家都知道要警惕癌。但皮肤上其他改变也应注意。如皮肤上突然出血或过度脱屑都应就医。皮肤改变多久才可能有问题很难说,一般认为超过几周就应注意。

不应出血的地方出血

例如咯血、吐血痰、胃肠出血、尿血等都应该看医生。不要以为大便有血就是痔疮,结直肠癌的表现也是大便出血。

口腔改变

如果你吸烟,应特别注意口腔内有无白斑或舌上白点,这些改变表示有血斑病。这是癌前病变,可能进展为口腔癌。应请医生或牙医诊治。

排尿问题

男人年老多有排尿问题,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等。但这些症状严重时应看泌尿外科医生,以排除前列腺癌或者前列腺增生。

消化不良

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认为明显的消化不良是受心脏病发作的影响。但持续的消化不良可能是因食管癌、胃癌所致,应就医。

生活中最易忽视的癌症信号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淋巴瘤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2分钟就有1名新发病人,每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更为可怕的是,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常与病毒性感冒相似,极容易混淆。因此,经常感冒的人千万不可大意,特别是青壮年尤应当心。

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即成淋巴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它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

淋巴细胞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至少有三大谱系:从胸腺发育而来的淋巴细胞称为T细胞,从骨髓发育而来的淋巴细胞称为B细胞,还有一些细胞是“天然杀手”,称为NK细胞。这些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后就会“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迁徙到全身的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包括脾和扁桃体等。蚕豆状的淋巴结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汇集的部位和静脉周围,筑起了保护人体健康的“防御性长城”。

淋巴细胞的天性就是永无休止地战斗,几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它们的战场。因此,从我们出生到生命结束,这两大主战场上就充斥着激烈的厮杀。在长期的战斗环境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淋巴细胞发生量变或质变也就不足为奇了。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即称为淋巴瘤。

我国每年新增8.4万名患者

过去20年里,全球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在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中位居第3位。

在我国,淋巴瘤也属高发,每年新增患者约8.4万人。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男性淋巴瘤患者排名第九位,女性排名第十位,每年新发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不仅如此,该病的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青壮年易成为高危人群

20岁到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此外,淋巴瘤也和病毒、细菌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而年轻人是感染这些病毒的高危年龄。加上环境污染、辐射和经常接触染发剂等因素,年轻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针对年轻人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惯,建议年轻人除了要避开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外,还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还应补充与免疫力有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养分,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农药及化肥能导致淋巴瘤发病

农药及化肥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淋巴瘤的发生也不很少见,如环磷酰胺、甲基苄肼、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引起恶性淋巴肿瘤均有报道。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药及化肥的应用,在农村人口中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地增加。

物理(辐射)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淋巴瘤的发病率不仅与吸收辐射的剂量有关,还与受辐射时的年龄有关,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医用辐射对人类肿瘤的发病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剂量辐射对人类淋巴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遗传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相关有许多方面的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恶性淋巴瘤。

病毒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病毒是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比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

免疫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恶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对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容易发生机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

自我排查可及时发现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都有发烧、出汗、咳嗽等,因此很容易被混淆。但是,淋巴瘤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无痛性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块生长可快可慢,有的甚至经消炎治疗后就会好转和消退。很多人因此忽视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患者可以通过自测来发现淋巴瘤。自测部位包括耳后、颈部、上颈部位、颌下、腋窝、腹股沟等,如果在出现“感冒”症状:有持续半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发热、扁桃体肿大、身体乏力、半年体重下降10%、夜间过量出汗、皮肤发痒等的同时,发现这些部位有超过1厘米的无痛性、不断发展的肿块,就要警惕了,应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及早确诊及治疗。

结语:朋友们,通过上文中小编和大家分析的关于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以及怎样才能够很准确进行疾病的预防知识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患有以上的症状的话而且是经常性的,那么小编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去医院就诊一下比较放心。

延伸阅读:

如何预防癌症 谨记7大抗癌方法10种人注定得癌症 憋大便懒得动癌症的早期症状 预防癌症要遵循的五大原则癌症的症状 男性患癌会有哪6大表现大多数的癌症与恶习有关 你要当心了怎样防止癌症 告诉你防癌七个秘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