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以防出现乌龙事件 熟知血脂体检注意事项
2023-07-17 09:58:50 责编:小OO
文档


体检对于一个人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可以通过体检来预防一些重大疾病,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所以定期对我们的血脂体检是不可缺少的,那么血脂体检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如果没有做到会有什么后果呢?一起去看看下文吧!

熟知血脂体检注意事项 以防体检结果出错

一、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

化验前一日进食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影响血脂的化验结果。

建议: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化验前一天吃了很多烤鸭,第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化验结果。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餐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二、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这种做法类似“作弊”行为,有可能拿到一张正常的化验结果,不过是“假的”,会让血脂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的“罪犯”逍遥法外。

建议:抽血化验前2周内要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正在服用的药量是否合适等。

三、抽血前一天别喝酒

不只是吃饭,饮酒也能影响血脂的浓度,例如明显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导致化验结果出现误差。

建议:临床上发现,大量饮酒者2—3天之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常常显著升高。所以,抽血前3天内不能有大量饮酒的情况,24小时内连少量饮酒都不可以。

四、空腹10—12小时

患者一般只知道做血脂检查需要空腹,但对空腹多长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往往造成不准确的检验结果。

建议:在餐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会明显升高,一般来说,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最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不同,为了准确起见,最好是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化验。

不过,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也可因身体里储存的脂肪被“动员”起来,会使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影响血脂测定结果,所以饿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以空腹10—12个小时为佳。比如说,如果想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只可以少量饮水;晚上10点以后最好连水也不要喝了。

血脂检测的化验单中,参考的正常值范围也是依据空腹时间12小时左右的结果制订的。因此,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的空腹时间,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进而和标准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

五、早饭喝粥也不行

粥虽然只是碳水化合物,但也会影响脂类代谢。

建议:在人体内,脂类、糖类、蛋白质三大代谢系统会互相影响,除了油脂,许多其他营养因素的摄入也会引起血脂水平变化。例如,大量吃糖,也会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所以,在抽血前的12小时内,除了少量饮水,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保证绝对空腹。

六、休息5分钟后抽血

剧烈运动对血脂也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研究表明,站立5分钟,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分钟,即可提高16%。因此,化验前一天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在抽血前应先在椅子上坐着休息5—10分钟,如果不能坐着,至少应先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再抽血。

七、感冒好了再体检

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还有妇女的月经期、妊娠期等,这时候检查出来的血脂都不是真实的。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

建议:应该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例如近期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情况。妊娠后期、哺乳期的女性,各项血脂化验都会升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化验结果仅供参考。若要得到可靠的结果,应在停止哺乳后3个月再抽血化验。

八、请心脏医生分析结果

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合无心血管疾病的普通人群,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高危人群的指导意义较小。以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例,130毫克/分升对正常人或心血管病低危个体而言,属于正常范围;而对于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而言,则属于过高,此时患者应开始药物治疗,并争取将LDL—C降至100毫克/分升以内;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多个高危因素,应把LDL—C控制在80毫克/分升以内。

建议:每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不同,血脂的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请专业的心脏科医生分析。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等,在分析结果时都要诚实告诉医生,先进行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结果来确定血脂治疗的目标值。也就是说,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应有不同的血脂正常值。

九、一次异常别紧张

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治疗措施之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查。

建议:研究表明,个体内胆固醇平均变异系数为8%,而甘油三酯可达到20%。更何况,还有上述多个因素会影响血脂的检查结果,而所有的治疗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能不用药就不用药。所以,如果检验结果接近或刚刚超过参考值,应间隔一周,在同一家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个体变异造成的假象。如果血脂明显异常,应该立即进行饮食控制、运动计划,1个月后再次复查血脂,如果仍为异常,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更何况,不同项目的血脂异常,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大家千万不要根据别人的经验自己买药吃。

血脂体检项目

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目前认为TC<5.2 mmol/L(

甘油三酯(TG)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TG<1.7mmol/L(<150mg/dL)视为正常。人群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即俗称的“好胆固醇“。血浆HDL-C<1.0mmol/L (40mg/dL)可视为异常低。若HDL-C>1.55mmo/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是俗称的“坏胆固醇”。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同TC相似。LDL-C<3.4mmol/L(130mg/dL)为合适范围。

在血脂检查中,经常会检查的是“血脂三项”,这三项检查包括:甘油三酯升高、HDL-C低和LDL-C增高。这三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常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所伴随的血脂异常的特征,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

这三个指标从排列来讲,危害最大的LDL-C升高,第二是HDL-C降低,第三个是TG的增高。因此,如果体检出这三项增高,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给予有效治疗。

结语:肥胖跟血脂高有很大的关系,血脂高会引起很多的病症,严重起来会危害生命,那么我们要随时关注我们的血脂变化情况,这就少不了定期去医院体检,小编建议的血脂体检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否则会出现一下错误结果,耽误病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