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原来以前都做错了
2023-07-17 16:38:25 责编:小OO
文档


发烧发热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出现这种症状就急着去医院,其实可以自己在家物理降温的,那物理降温有什么讲究呢?降温的部位是哪里呢?

1、局部冷敷

常用的有冰袋,还有冰囊,其原理为通过接触传导达到降温目的。放置的部位常为患儿前额或头顶,冰囊可置于患儿体表大血管分布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注意观察患儿局部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发绀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用冷,防止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冻伤。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需长时间用冷者应休息1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给与局部组织复原时间。许多患儿家长常问能不能在手心脚心贴退热贴,这种退热方法是错误的。患儿发热时,其末梢循环不良,因而出现“身上发烫,手脚冰凉,寒颤不适”的现象。因此是不能在发热的时候于手心脚心冷敷的。

2、温水拭浴

温水拭浴是常用的一种全身冷疗的方式,其原理为温水接触皮肤,通过蒸发、传导作用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通常盆内可盛32-34℃温水,拭浴前将冰袋置于头部,以防止拭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加重头痛。热水袋置于足底,可避免患儿寒颤及不适。松开床尾及盖被,不过多暴露,脱去衣服,浴巾铺身下。将浸湿的小毛巾拧至半干,缠于操作者手上,以离心方向拍拭。分别拍拭上肢、下肢、背部,每侧肢体或背部拭浴时间3分钟,全过程不超过20分钟。腋下、腹股沟是大血管经过处,要延长拍拭时间,禁止拭浴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拍拭后用大毛巾擦干皮肤,撤去热水袋,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半小时后复测体温。若体温降至39℃以下,取下头部冰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