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之,那么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排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嘲笑别人。
7、饿殍(pia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高中语文:必修四成语大全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 [释义] 不像这也不像那。
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语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辨形] 四;不能写作“肆”。[近义] 不伦不类 非僧非俗 [反义] 一本正经 正襟危坐 堂堂正正 [用法] 含贬义。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端。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见“不伦不类”。(102页)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