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不摘的内容是什么
2023-09-08 14:01:21 责编:小OO
文档


四不摘的内容: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摘帽不摘责任。

指出: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在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党政领导干部调整频繁,一张蓝图难以干到底,继任者又要花费大量时间熟悉情况,不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印发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贫困县摘帽后,落实责任依然不能松劲。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把摘帽不摘责”当成干部工作的标配”。县级和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在后续的发展中,要强化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摘帽不摘。

指出:脱贫攻坚主要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从摘帽县的实际情况看,户脱贫、村出列,主要标准是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脱贫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问题解决了,但造成长期贫困的产业短板和基础设施不够健全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贫困乡村的延伸,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稳步脱贫、避免返贫,要留出缓冲期,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后,在脱贫攻坚期内仍可继续享受现有的国家扶持。精准扶贫不是说立竿见影,发展产业、异地搬迁等很多扶贫举措见效都需要一个过程,贫困县摘帽后增强发展能力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客观上需要扶贫扶上马,送一程。《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重点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扶贫保持不变,抓紧制定攻坚期后国家帮扶。”指出: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

摘帽不摘帮扶。

指出: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按照现有标准脱贫,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实际上,摘帽各县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道路上最难啃的骨头。如果扶贫和扶贫干部撤退,这个骨头就很难被啃下。因此,无论摘帽以前还是摘帽以后,各级帮扶干部的心劲都不能松。扶贫干部要在摘帽”之后坚守岗位,保持工作连续性,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同时,要抓好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志愿者这四支队伍,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确保有长期坚守阵地的团队。指出: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伍。”

摘帽不摘监管。

指出: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已经摘帽的贫困县,决不能认为已经摘掉穷帽,就可以放松要求了。贫困县摘帽后仍然是绝对标准较低的贫困,刚脱贫的群众,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还面临各种复杂的致贫返贫因素。工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重返贫困。因此,贫困县退出后,要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