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刑罚规定
2023-09-23 13:06:48 责编:小OO
文档


私自设立金融机构及伪造相关证照的量刑规定:未经批准设立金融机构者,最高判处10年徒刑并罚款50万元;伪造金融机构证照者,最高判处10年徒刑并罚款50万元;单位犯罪的,判处罚金,并对相关负责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私自设立金融机构的量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金融机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金融机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是指针对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等违法行为,法律对其所规定的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如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具体的责任和处罚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而定,旨在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违法行为,法律将严格追究责任,并依法予以相应的处罚,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正、透明和稳定运行。

结语

对于私自设立金融机构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将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此外,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些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的制定旨在保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违法行为,法律将严格追究责任,并依法予以相应的处罚,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正、透明和稳定运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二百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