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支付经济赔偿金和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按三倍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另外,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1、支付经济赔偿金。
2、支付双倍工资、拖欠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工资拖欠纠纷:法律保护下未签合同的赔偿途径
工资拖欠是一种常见的劳动纠纷,而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雇员面临的赔偿途径可能会受到一定的。然而,根据法律保护的原则,仍然存在一些途径可以帮助雇员获得合理的赔偿。首先,雇员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协商和调解,寻求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其次,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寻求仲裁裁决并获得赔偿。此外,雇员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要求其介入调查并保护自身权益。在这些途径中,法律保护下的雇员可以争取到应有的赔偿,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
通过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雇员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当支付经济赔偿金,并支付双倍工资以及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同时也受到劳动者月工资的。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在面对工资拖欠的情况下,雇员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举报等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法律保护下的雇员有权获得合理的赔偿,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第一、二款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