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故意杀人案件中从犯最多判几年
2023-09-22 21:50:15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故意杀人案件中从犯最多判几年的法律问题,

一、故意杀人案件中从犯最多判几年?

从犯量刑上限无法准确回答,需要根据犯罪事实分析。

《刑法》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涉嫌故意杀人罪从犯可以判缓刑吗?

故意杀人案件中的从犯不可以判缓刑,因为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起点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刑事案件中,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从犯有哪些行为算立功?

(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四)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四、从犯有悔改表现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五、涉嫌故意杀人罪从犯可以监外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故意杀人罪的从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上限是死刑,而且相关法律制度中并没有规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中的从犯不可以判处死刑,所以,结合故意杀人案的详细案情才可以确定从犯最多判几年,情节特别恶劣的对从犯有可能会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缓。

相关内容:胁从犯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众所周知,在共同犯罪当中需要根据各个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对身份作出一个划分,其中就分为了主犯、从犯、胁从犯以及教唆犯。如果可以被认定为胁从犯的话,那受到的的处罚就是相对比较轻的,不过法律中规定究竟什么是胁从犯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胁从犯

按照《刑法》第2的规定,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具体来说,胁从犯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

2、在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虽不愿意但仍实施了犯罪行为。如果行为人被欺骗不知道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或者虽然知道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但是其丧失了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意志自由,因为不具备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同犯罪。

3、行为人是因为受他人胁迫而参加犯罪的。胁迫是指以对行为人或其亲友以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损坏财物等相威胁,对行为人施加精神强制,强迫其参加犯罪。不过应注意区分受胁迫实施犯罪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看被迫损害的利益是否小于所保护的利益。如,他人以杀害相威胁,行为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实施了盗窃行为。在实践中,还应注意胁从犯向主犯的转化,即第一次被胁从参加犯罪的人,在其后的共同犯罪中自愿参与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对这种共同犯罪人应认定为主犯。

二、胁从犯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按照刑法第2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胁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我国刑法对胁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胁从犯予以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应按照其犯罪情节具体确定。犯罪包括被胁迫的程度、对危害结果的作用大小、罪后表现等因素,应具体认定。

实践中,对胁从犯作出认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此时承担的法律责任会比较轻,因此不少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也会尽力的让自己被认定为胁从犯。当然了,此时也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才能认定构成胁从犯。若需要帮助的话,可以聘请我们优律师网站的专业律师来提供法律帮助。

故意杀人从犯如何认定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相关延伸】问:故意杀人从犯如何判刑?答:我国《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故意伤害罪最多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杀人罪从犯如何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故意杀人判一般几年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刑法规定了两档刑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规定的“情节较轻”,实践中可以从犯罪的动机、原因、后果等方面加以考虑,如出于义愤杀人等情况。

故意杀人罪的从犯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此罪社会危害性很大,从轻也是相对较重的。【相关延伸】问:故意杀人罪怎么认定?答:故意杀人罪通过以下要件认定:1、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3、行为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该内容由 李成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