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土地侵占问题如何解决?民法典中有哪些条款?
2023-09-24 08:41:23 责编:小OO
文档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商议解决,商议不成由处置。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相应级别的处置。当事人对处置决定不服,可在三十日内向提起诉讼。双方对土地使用权有争议可要求处置,拒绝可提起行政诉讼。若一方强占土地使用权,可直接起诉对方。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附着物。

法律分析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商量解决;商量不成的,由处置。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处置。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处置。当事人对有关的处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接到处置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诉讼。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

2、如果两方都认为土地的使用权是自己的,你能够书面要求镇或县处置,如果拒却做出答复的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告他们行政不作为,让判令他们做出处置;如果另一方对土地使用权无争议,就是强占使用,能够直接诉讼另一方。

拓展延伸

土地侵占问题的法律规定与解决途径

土地侵占问题的法律规定与解决途径涉及多个方面。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土地侵占行为被明确视为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严惩。根据法律规定,受侵占的土地所有权人有权要求侵占者返还土地,并可以请求相应的经济赔偿。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土地侵占的违法性质、责任承担、证据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保障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侵占问题的途径包括通过法律程序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与侵占者协商解决争议;或者通过公开曝光和压力,引起社会关注并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综上所述,土地侵占问题的法律规定和解决途径为土地所有权人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和维权途径。

结语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条款。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商议解决争议,如商议不成,由处置。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处置,个人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处置。当事人对处置决定不服,可在接到通知后30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在解决争议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或破坏附着物。如果争议仅涉及使用权,可书面要求处置或直接提起诉讼。土地侵占行为被明确视为违法行为,土地所有权人有权要求返还土地并请求经济赔偿。解决土地侵占问题可通过法律程序、协商调解或压力等途径。以上是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的法律规定和途径的简要介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五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四百六十条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是,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