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心这些症状 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征兆
2023-07-17 00:57:48 责编:小OO
文档


心脏是我们最重要的身体器官之一,如果心脏有问题,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心力衰竭就是心脏出现问题了。用药物治疗心衰往往只能起到缓解症状、解除患者一时痛苦的作用。那么,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征兆是什么?来了解一下吧。

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征兆

心衰病人在去世之前大多会出现胸口闷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现不及时是会直接导致死亡的。或者是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发绀、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同时可频发咳嗽等。

心衰的诊断是预防的前提所以即使发现可以少很多的麻烦。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心衰的主要特点

1、精神症状突出

心脏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力衰竭就是心脏出现问题了。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2、心衰症状易被掩盖

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3、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4、出现消化道症状

心衰往往伴有内脏瘀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心衰的危害

1、患者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话,还会引发其它一些并发症,比如如低钾血症,这些并发症大多发生在患者连续大量的使用利尿剂之后。那么出现低钾血症时怎么办呢,患者可以改用保钾利尿剂,并且要每天都观察患者血钾的变化,一直到血钾恢复正常之后才能停用。

2、除了引发低钾血症,心力衰竭有哪些危害呢,该病还会引发低钠血症,原因大多是因为大量的利尿却又钠的摄入,这样患者并发过度缺水和酸中毒从而导致了低钠血症。

3、心力衰竭疾病还会给患者带来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危害,这些症状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常常会使患者反复的住院,这也给患者及患者家人带来了很多不方便和非常沉重的负担。

4、心力衰竭还会很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常常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仅影响了患者,也影响了患者家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心衰如何自我护理

1、心理调整

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3、遵照医嘱服药

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

心衰如何预防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可降低心衰的发生几率,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最常见和最重要诱发因素。肺部感染后,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状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且感染后产生的毒素也会直接损伤心肌,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衰的症状。

夏季高温多雨,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注意戴口罩,减少与流感和感冒病毒的接触,要讲求卫生,勤洗手,避免感冒或流感的发生,以防引发肺部感染。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保护心脏功能,让心血管病患者远离心衰。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加速这些患者心脏功能的恶化,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则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功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加强和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需注重营养搭配均衡,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清淡食物,且应做到三餐有节,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对保护心脏功能也大有好处;情绪激动是诱发心衰的一大因素,因此平时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遇事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心衰食疗方

五泽强心汤

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心力衰竭方

组成:桑白皮12克,金银花15克,前胡、浙贝母各12克,葶苈子15克,车前子、茯苓各30克,鱼腥草20克,黄精15克,麦冬、黄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随症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结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加强和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需注重营养搭配均衡,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清淡食物,且应做到三餐有节,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