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你如何辨别 假性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2023-07-17 00:51:01 责编:小OO
文档


有些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是发现自己有尿糖阳性的症状,但过些时候这些症状就消失了。很多人就发问了,这是假性糖尿病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假性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假性糖尿病怎么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假性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肢端肥大症

因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糖代谢紊乱所致。鉴别要点是:1.本症糖尿病症状多在肢端肥大症状之后出现;2.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3.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可自行消失,此多半由于垂体前叶有退行性病变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并出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但并非真性糖尿病。

嗜铬细胞瘤

患此瘤时,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磷酸化酶活性加强,促使肝糖原降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另外,肾上腺素还可兴奋大脑,能使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也是造成血糖、尿糖高的另一原因。此瘤可致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故临床上发现阵发性高血压兼有糖尿病,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

柯兴氏综合征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糖原异生旺盛,抑制己糖磷酸激酶和对抗胰岛素,故患本病时可出现糖尿病。采用葡萄糖-胰岛素耐量试验,可区别真假糖尿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性糖尿病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过程中,可引起糖尿病。其临床特点是:1.无真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2.血糖高和尿糖阳性出现于餐后,空腹时则正常;3.糖耐量试验大多正常;4.糖尿病为可逆性,停用激素后血糖、尿糖可恢复正常。

胰岛α细胞瘤

胰岛α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后者能迅速动员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作用比肾上腺皮质激素更强。患此瘤时,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故可出现糖尿病。有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瘤体);常有发作性上腹痛;血清中可测出胰高血糖素物质增多;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瘤体。

糖尿病的危害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的人会出现一系类的情况。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对肾脏的危害

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糖尿病的危害都有

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糖尿与假性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正常情况下,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为32~93毫克,一般葡萄糖常规定性试验不起反应。当尿中每天排出的葡萄糖超过150毫克时,尿糖会呈阳性反应,这称为糖尿。

一般检测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来显色。硫酸铜还原为一氧化铜时,有黄、橘黄或砖红色沉淀。但尿中有不少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尿酸、葡萄糖醛酸等,或随尿排泄的药物。

当这些物质在尿中浓度升高时,会使尿糖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这便是假性糖尿。

假性糖尿病怎么治疗

一、心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朋友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走出糖尿病的认知误区,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二、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三、药物治疗

(一)、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

2、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3、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①瑞格列奈(诺和龙) 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唐力) 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结语:以上相信大家对于假性糖尿病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这是糖尿病的危害。所以治疗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仔细的了解一下如何治疗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