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调舌的词语意思
2023-07-17 00:56:40 责编:小OO
文档


调舌的解释是:⒈ 啼鸣。⒉ 学说话。⒊ 耍嘴皮子。调舌[tiáoshé]⒈啼鸣。⒉学说话。⒊耍嘴皮子。

调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调舌详细内容】

⒈ 啼鸣。引:宋邵雍《暮春吟》:“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金元好问《杨柳》诗:“杨柳青青沟水流,鶯儿调舌弄娇柔。”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词,香山、放翁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⒉ 学说话。引:梁启超《阿庄》诗:“阿庄始生今周晬,蕙质已与常儿殊。调舌渐闻鶯恰恰,扶牀更见蟹跦跦。”⒊ 耍嘴皮子。引:明邵璨《香囊记·媾媒》:“不要调舌,且説正经事。”⒈啼鸣。引宋邵雍《暮春吟》:“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金元好问《杨柳》诗:“杨柳青青沟水流,鶯儿调舌弄娇柔。”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词,香山、放翁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⒉学说话。引梁启超《阿庄》诗:“阿庄始生今周晬,蕙质已与常儿殊。调舌渐闻鶯恰恰,扶牀更见蟹跦跦。”⒊耍嘴皮子。引明邵璨《香囊记·媾媒》:“不要调舌,且説正经事。”

二、网友释义

调舌,汉语词语,拼音是tiáoshé,意思是啼鸣;学说话;耍嘴皮子。

三、汉语大词典

(1).啼鸣。宋邵雍《暮春吟》:“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金元好问《杨柳》诗:“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颓唐浮泛之词,香山、放翁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莺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2).学说话。梁启超《阿庄》诗:“阿庄始生今周晬,蕙质已与常儿殊。调舌渐闻莺恰恰,扶床更见蟹跦跦。”(3).耍嘴皮子。明邵璨《香囊记·媾媒》:“不要调舌,且说正经事。”

四、其他释义

1.啼鸣。2.学说话。3.耍嘴皮子。

五、关于调舌的成语

调嘴调舌  饶舌调唇  调舌弄唇  调唇弄舌  调嘴学舌  调嘴弄舌  

六、关于调舌的诗句

柳边初见莺调舌  柳边初见莺调舌  竟日莺调舌  山禽调舌待舂哢  乍调舌半晌窥帘  竟日莺调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调舌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