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京秋分养生吃什么好
2023-07-16 15:26:46 责编:小OO
文档


季节的变化往往带来的是温度上的变化,不同的地区变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我们的身体在应对这样的变化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机能没法跟上这样的节奏,那么通常就需要外力的帮助,我们一般习惯称之为养生,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北京在秋分时节的养生饮食。

“贴秋膘”吃肉

每年秋季,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一旦秋季,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萌发了要做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秋风起闻蟹来

稻黄季节是螃蟹的收获季节,也是成熟季节。此时的螃蟹经过长期的养分积累,具有肉肥、肉嫩、鲜美、清香等特点,食之可以使饱口福。

中国人对于螃蟹的热爱由来已久,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世说新语》记载:“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与朋友家人相邀,细细品味蟹肉的鲜香不愧是一桩美事。

爱心提示:螃蟹性寒,不宜暴食。另不可与柿子同食,也不要吃隔夜的蟹,以免中毒。

入秋田螺最肥美

俗话说:“三月田螺满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中秋前后,人们喜食炒田螺,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据行家说,中国田螺是可与法国蜗牛平分秋色的美食。一经巧手烹饪,即可由街头小吃化为席上珍品。一些大酒家已将炒田螺列为席上佳肴。烹调时,可随各人口味加入紫苏、蒜头、或辣椒、薄荷,各具特色。

爱心提示:将买来的田螺用盆清水养两天,在盆内滴上几滴豆油,将田螺壳尖尾端剪去或去掉螺盖,这样,不但利于食时容易啜出螺肉,还利于让味渗进螺肉中。

一天到晚水煮的鱼

说到了蟹就不得不提鱼,因为在人们印象中鱼蟹不分家,鱼中脂肪含量极低,但营养价值却非常高。秋季,鱼蟹肥美,雨露醇香,是吃鱼的好季节,所以各种美味鱼也会在不经意间流行起来。要说流行吃什么鱼,自然水煮鱼还会拿到头把交椅。虽然很多人被忠告吃太多水煮鱼对健康不利,也可能导致这种美味的流行受挫,但由于其实在好吃,那些饕餮客们是不会放弃它的,它还将一如既往地流行下去。当一盆椒多盆大鱼肉多的水煮鱼端上桌,首先会从气势上压倒你。初入口,又麻又辣,酣畅淋漓之后却是齿颊留香,回味绵长。原来在他粗犷、火辣的外表下别有一番侠骨柔情。

爱心提示:天气虽已转凉,但干燥风大。吃完水煮鱼别忘吃些水果,喝点茶平衡。

你可能也喜欢:

要问北京晚上哪里好玩,都在这里了!

北京是几朝古都,分别是哪几个朝代

秋分还热吗?秋分节气如何注意早晚温差

秋分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秋天过把羊肉瘾

俗语说“秋季羊肉赛金丹”,入秋后,天气凉爽,食羊肉可以暖胃,有特别的温补作用,非常适合男士,可以强身健体、去除风湿。

羊肉的做法很多,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吃的做法。加入秋季时令蔬菜———萝卜,味道更鲜美。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爱心提示:夏天刚过,人们食用了太多冷饮,身体尚且虚弱,初秋食用羊肉应适当节制,以免消化不良。

温柔坚果的秋日浪漫

有两种东西自古以来是闻着比吃着香,一是烤红薯,二是糖炒栗子。不过它不只可以当做零食吃,把它融入美食中同样不同凡响。如板栗烧鸡,板栗焖鸭,还有最简单的板栗白菜。板栗和白菜同是秋天上市的普通食材,但组合在一起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将白菜心洗净切条,板栗去皮,过水后码入盘中。将鲜汤加入葱、姜、盐、味精烧开后,倒入盘中,没过白菜。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汤倒入锅中,调味勾薄芡,淋明油浇在白菜和板栗上。食之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功效。

爱心提示:栗子虽好吃,而且做起来又方便,但不可随意搭配,切不可与牛肉混做。

馄饨里的别样情愫

北京的秋季是比较吸引人的,比起各地的秋季都有韵味,当年郁达夫就写过《故都的秋》,可见北京的秋天是相当有魅力的,秋天是属于北京的。就在这温度渐凉的秋季,馄饨这名不见经传京味儿美食将重新走上台面,在京城这大大的美食天地里添上独特的一笔。

馄饨以其制作精良、鲜香味美,深受人们喜爱。这些馄饨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配以三鲜、羊肉等馅料,在汤中加入的各种调料更是为那一碗小小的馄饨增添了无穷乐趣。看着那漂动的油腥、绿绿的香菜叶,闻着那股随着热气飘起的混合了馅儿、汤、菜叶清香的味道,没有人不会动心。

秋季某个夜色渐浓的傍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一碗香浓的馄饨保准让人顿生暖意。相信此时此刻一股特别的情愫已经在你心中升腾了。

爱心提示:因为北京有很多做这个的小店,其中鱼龙混杂,需要慎重挑选。

你可能也喜欢:

就爱凑热闹!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

北京人喜欢吃什么菜,看完你就懂了!

描写有关秋分的诗句大全

秋分时节养生的四大注意事项

多吃农家菜食补在其中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天上的云彩好像被水洗过一样,用秋高气爽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被一夏骄阳残酷折磨的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去乡间吹着纯净的风、闻着水果的清香,剪橘子、钓鱼、吃农家饭、赏秋天美景,享受着惬意。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家饭的种类也增添了许多。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之后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药补不如食补,许多食物也具有治疗作用。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这些进补佳品,其实都是农家菜里的普通常见菜。所以,如果您这个秋季打算到郊区旅行,可千万记得多到附近餐馆吃些农家菜哦!

爱心提示:食补有方。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而不应凭贵贱来分高低。

祛燥润肺众所“粥”知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几次降雨的光临,秋寒也迫近了北京城。秋寒易伤肺,而粥有祛燥润肺之效,在健康饮食至上的今天,粥可能会流行一段时间。明代诗人张方贤在他的《煮粥诗》中说道:“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这真是粥的写照。粥是抚慰人心的一种爱物。它那淡而悠长的味道,常是游子在异乡温馨的牵挂。中国人爱喝粥,可能就是喜欢喝粥时的那一份宁静、那一份温情吧。

粥绵软细腻,花色繁多,凡是能做菜的食物均可以入粥。优雅的百合便是其中之一,取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成品后粥的色泽柔和,给人平静之感,品上一口,顿觉一股香甜从舌尖散至全身,身体无一处不舒服。此外,百合粥还有清心润肺之功效。而菊花粥则是秋季流行美食中另一佳选。将菊花去蒂,晒干,研成细粉备用,粳米50至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10至15克,再煮一两分钟即可。菊花粥气味清香,凉爽舒适,色泽上以黄色调为主,在秋日里别添一番情趣,再加上重阳节等节日的刺激,此粥极有可能火爆一阵。

爱心提示:老年人不能以粥代饭,因为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维持人体的生理需要。

吃茄子

秋季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秋季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秋季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秋季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你可能也喜欢: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总有一个让你心动!北京适合拍照的地方

24节气之秋分养生食谱大全

秋分艾灸介绍,最养生的方法要牢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