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日常用醋6大误区 醋疗非万能
2023-07-16 15:22:44 责编:小OO
文档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以前同学带来的山西老陈醋就十分的香。不过醋疗不是万能的,本期饮食文化,看看日常用醋6大误区。

1、60天远离高血压纯瞎扯

网上有很多关于醋疗降低血压神奇功效的说法:“巧吃醋,60天远离高血压”就流传甚广。对此,专家表示,饮食中加醋可帮高血压人群膳食中减盐,确实有益血管健康。有研究数据发现,每天坚持饮用一勺醋能刺激人体的血管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在一定程度上扩展血管。但引起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想以简单的“醋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比较困难,觉得有效果,更多可能是安慰剂作用。网上炒作的喝醋就能“软化血管”,提倡单靠停掉降压药,仅靠几十天喝醋“治疗”,很可能反而导致血压波动。

2、喝醋降血糖不科学

朋友圈中类似的文章还有:“糖尿病、妇科病、老年痴呆症等39种疾患统统搞定”“健康就要自己酿”。以糖尿病为例,有些人一看见醋疗这样厉害,直接降糖药也不吃了,每天就想靠喝醋降血糖或者减肥。虽然醋有一定的辅助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有研究发现这种作用仅限于和高血糖指数食物(白馒头、白面包、白米饭等)一起食用,如果食物是低血糖指数食物(比如燕麦、粗粮等),效果不明显。

3、醋不能给肠道杀菌

虽然醋一定程度上可以给食物杀菌,比如糖蒜放在醋中能长期保存,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摄入量不足以达到给人体肠道杀菌消毒的效果,也不能预防细菌性的食物中毒。“醋能美容”“醋是碱性的,能改变酸性体质”,这些说法都只是道听途说,目前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就体质而言,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说法,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在人体三大调节系统的调节下,都会稳定在7.35~7.45之间,并不会因为吃某一种食物而改变。

4、醋泡食谱营养不变

比如“醋泡蛋壳可以补钙”,首先这种吃法非常不安全,鸡蛋壳上可能含有重金属或污染了沙门氏菌;其次补钙效果远不如喝牛奶。针对醋泡黑豆、花生、黄豆等吃法,高键说,如果偏爱这种口味没有问题,但不能轻言它们对慢性病有神奇疗效,更不能用其来代替正规治疗和正常膳食。

5、醋不是人人能喝

醋疗人人皆宜?事实并非如此,胃酸过多或者是有胃病的人要格外注意,直接喝醋会更刺激胃。糖尿病患者不要喝含糖量较高的保健醋、果醋;正在服药的人也要谨慎醋疗,以免影响药效。

6、醋饮料不可保健

每天喝瓶果醋,相当于喝醋保健?果醋只是沾的醋字的“光”,其实质只是饮料。酿造醋的价格不高,很多商家就在少量普通食醋基础上加入别的食材,如大枣、桂圆、山楂等,或者添加水果汁、食用甜味剂等成分做成醋饮料,如苹果醋、梨醋来炒“概念醋”,抬高价格。其实,这类醋饮料已经没有了传统酿造醋成分和营养。如果宣称是保健醋,就应取得保健品批号。

你可能也喜欢:

怎样保持皮肤水润 4款雪梨汤让你水润润

胆固醇杀手 蛤蜊的做法

法式甜点 双色玛德琳

酒酿圆子的做法 香甜圆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